祝之友教授解读神农本草经-天麻

祝之友教授解读神农本草经----天麻

天 麻 Tianma
【处方用药】天麻——兰科Orchidaceae
 
经文

赤箭,味辛、温。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一名离母,一名鬼督邮。生川谷。(孙本)

赤箭之古代医家药物解

《本草衍义》卷七载:“赤箭,天麻苗也。然与天麻治疗不同,故后人分之为二。经中言八月采根晒干,故知此即苗也。”

《名医别录》:“赤箭。主消痈肿,下肢满疝,下血。生陈仓、雍州,及太山、少室。三月、四月、八月采根,暴干。”

《本经》载赤箭而无天麻。天麻初生在冬末春初,茎杆赤色,长达30~80cm,茎上有节,形似古之箭,故名赤箭。正如沈括所云:古方用天麻者不用赤箭,用赤箭者不用天麻。后世药用,只用其根,赤箭则不再使用。所用古方中天麻性效,两者均有之。说明古代文献中赤箭(天麻茎苗)和天麻(天麻之块茎)均入药。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云:“赤箭即今之‘天麻’也。后人既误出‘天麻’一条,遂指赤箭别为一物;既无此物,不得已又取天麻之,滋为不然。《本草》明称采根阴干,安得以苗为之?草药上品,除五芝之外,赤箭为第一。此神仙补理养生上药,世人惑天麻之说,遂用之治风,良可惜哉。或以谓之其茎如箭,既言赤箭,疑当用茎,此尤不然。至如鸢尾、牛膝之类,皆谓茎叶,有所似,用则用根耳,何足怪哉。”明确指出:古之赤箭应为天麻才是。

本经要义

赤箭:经考证,《本经》赤箭所用,乃天麻之苗杆,系以其植物形态名之。以后以块茎、苗同用,逐渐只用其块茎。

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为中医学心神不安等病证。治疗这类疾病常用方剂,如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首乌藤(夜交藤)、朱茯神。用以肝风所致之头晕、头眩、神志昏乱、夜寐梦多、失眠等。

鬼精物:鬼,古人认为能够伤害人而使人致病的怪异生物,亦指导致人患严重疾病的邪气。“精”,即精魅(魅,指迷信传说中的精怪,亦指鬼怪物)。“鬼精物”,泛指导致严重疾病的邪气。

蛊毒:蛊,又称“虫膨”“蛊胀”。由寄生虫,如血吸虫等引起的膨胀病。临床表现,初起时腹部胀满,胁下有痞块,以后腹水逐渐增加时,面色苍白或萎黄或晦暗,肌肉消瘦,食量渐少,倦怠无力。其病因是蛊毒结聚于内,肝脾受伤,脉络瘀塞,升降失常,清浊相干所致。

据文献记载,蛊病至殷商时代就已出现,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郡县,病以“蛊”称。“蛊病”即现今之血吸虫病。“蛊”,古文献谓男性之少腹瘀阻疼痛而尿出白浊之患。与现今前列腺炎性病变有关。《素问》卷六·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小腹寃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王冰注云:“肾少阴脉,自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故少腹寃热而痛,溲出白液也。寃热内结,消铄脂肉,如虫之食,曰内损削,故一名曰蛊。”《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五·蛊毒病诸候·蛊毒候:“凡是蛊毒有数种,皆是变惑之气。”现代医学研究之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重症肝炎、肝硬化腹水等,在古代均属于蛊毒之类。

恶气:①指天地间乖戻之气,足以害人。《素问》卷一·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王冰注云:“恶,谓害气也;发,谓散发也……”②指血肉腐败之气,使人患病。《灵枢》卷九·水胀第五十七:“……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瘜肉乃生。”

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为天麻具有的补益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天麻所含多糖、胡萝卜苷,微量元素硒、锌、铁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心肌和脑的生理功能,改善营养血液量,提高机体耐氧能力。而且我国民间用天麻炖乳鸡、乳鸽、保健膳食等,把天麻作为补益之品,效果明显,更佐证了古人关于天麻“久服益气,轻身益寿”之说。我国已将天麻确定为药食两用中药。故现行教材应将天麻功能改为补益气血、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宜。

长阴:指养肝、肾之阴。

肥健:天麻为平补之剂,重在补益脾胃中焦之气,故能使人肥健。

药物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肝经。

【功能主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等。

拓展阅读----鉴别要点
 
药材鉴别 药材天麻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5~15cm,宽2~6cm,厚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习称“姜片”(又称“蟾蜍皮”);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习称“芝麻点”。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习称“红小辫”或“鹦哥嘴”。另端有圆脐形瘢痕,习称“肚脐眼”。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有光泽,习称“宝光”。气微,味甘,嚼之黏牙。

饮片鉴别 天麻饮片呈不规则的薄片,外表皮淡黄色至淡黄棕色,有时可见点状排列成的横环纹。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角质样,半透明。气微,味甘。
拓展阅读——临床药师、临床医师注意事项
 
★天麻为名贵中药材,尤其是野生天麻,目前市面上少见。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伪品天麻较多,最常见的伪品天麻有紫茉莉根、大丽菊根、角麻(三角叶天麻)、马铃薯等,应注意防范和鉴别。

★正品天麻(野生和人工栽培相同)主要鉴别要点:鹦哥嘴(残留茎基及红棕色芽苞),蛤蟆皮(多轮由点状斑痕组成的横纹,具纵皱及沟纹),凹肚脐(圆脐形瘢痕),马尿味。其粉末水浸液加碘试液呈紫红色或酒红色,而伪品天麻不具备上述特征。

拓展阅读——关于“天麻本无根”的认知
 
天麻为兰科草本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地下块状根茎。其寄生为蜜环菌Atmillaria mellea(Vahl.ex.Fr.)Quel,以蜜环菌的菌丝或菌丝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供生长发育。过去全为野生,民间也有人工栽培天麻实践,但成功率不高。

后来研究发现,天麻本身无根,不能在土壤中吸收营养和水分,是一种与真菌共生的兰科植物。其地上部分没有绿色片,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养料,所以它的营养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的一种溶菌素去溶解、吸收浸入体内的蜜环菌而生长。这种生长环节的奥秘性和生长环境的特殊性超越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所以前人常规的土法栽培屡屡失败。20世纪6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一批药学专家研究天麻人工栽培技术获得成功。现在国内各地大面积人工栽培供药用。

拓展阅读——关于天麻天然分类
 
冬麻 即冬至以后采挖的天麻,品质最佳,民间习称“梦麻”。
 
春麻 即立春以前采挖的天麻。质量次之。
 
夏麻 即立春后至夏至前后采挖的天麻,质量最次。
 
祝按:天麻之名,始载于南北朝时期雷敩《雷公炮炙论》:“凡使,勿用御风草,缘与天麻相似,只是叶、茎不同。其御风草根茎斑,叶皆白,有青点,使御风草根勿使天麻。”唐·甄权《药性论》:“赤箭,无毒。赤箭脂,一名天麻,又名定风草。味甘,平。能治冷气Zaozi004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
图片为广东省下川岛认药实践活动

拓展阅读——中药材及饮片经验鉴别专用术语
 
姜皮 特指天麻块茎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有纵向皱褶细纹,形如姜片。

芝麻点 特指天麻药材表面所特有的略突起的芽,呈断续排列的小点,排列成数条横环纹。

鹦哥嘴 特指天麻药材(冬麻)块茎顶端残留的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干枯芽苞,又习称为“红小辫”。

肚脐眼 指天麻药材底部圆脐状凹瘢痕,是天麻自母根脱落后留下的瘢痕,又称“凹肚脐”“圆盘底”。

蟾酥皮 特指天麻药材表面残留的潜伏芽及纵横皱纹,状如蟾酥外皮,又称“蛤蟆皮”。

宝光 系指某些药材,质地坚硬,断面呈角质样,有光泽,如同宝石样光泽。
拓展阅读----医籍论选
 
《本经》名赤箭苗也。宋《开宝本草》名天麻根也。《本经》主治,根苗并论。今则但用天麻,不用赤箭矣。赤箭气味辛温,其根名天麻者,气味甘平。盖赤箭辛温属金,金能制风,而有弧矢之威,故主治杀鬼精物。天麻甘平属土,土能胜湿,而居五运之中,故治蛊毒恶气。天麻形如芋魁,有游子十二枚,周环之,以仿十二辰。十二子在外,应六气之司天,天麻如皇极之居中,得气运之全,故功同五芝,力倍五参,为仙家服食之上品。是以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李时珍曰:补益上药,天麻为第一。世人只用之治风,良可惜也。

——清·张志聪《本草崇原》

天麻,气平,味辛。无毒。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久服益气,轻身长年。

天麻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得天地之金气独全,故为制风木之上药。气降味升,阳也。肝为风木,诸风皆属于肝,肝主血,血涩不通,则湿感成痹也。其主之者,天麻气平味辛,入肺而通水道,能活血而散风也。

四肢脾主之,因于湿则大筋软短而成拘挛也,肺亦太阴,水道通调,则太阴湿行,而脾湿解拘挛愈矣。小儿风痫惊气,皆肝经血虚气亢,以致气逆而惊痫也。天麻味辛,辛则润血气平,平则镇惊也。辛平之品,润肝血而平肝气,肝主筋而位居下,故能利腰膝而强筋力也。久服辛平益肺,肺主气,所以益气,气充身自轻,而年自长也。

李时珍曰:补益上药,天麻第一,世人止用之止风,良可惜也!

——清·叶天士《本草经解》

天麻专入肝。辛平微温无毒,性升属阳,为肝家气分定风药。盖诸风眩掉,皆属肝木,肝郁不能荣筋,故见头旋眼黑、语言不遂等症。天麻乃辛平之味,能于肝经通脉强筋,疏痰利气,辛而不燥,得气之平,则肝虚风作,自尔克治,故又名为定风草。若久服则遍身发出红斑,是驱风之验也。是以小儿惊痫,亦用此味以治。若使肝虚在血,症见口干便闭及犯类中等症者,切不宜服,以其辛能燥血者故耳。

——清·黄宫绣《本草求真》

赤箭以状而名,独摇、定风以性异而名,离母、合离以异而名,神草、鬼督邮以功而名。天麻即赤箭之根。赤箭,天麻一物也,经分为二,以根与苗主治不同也,产不同者,各有所宜也。《本经》止有赤箭,后人称为天麻。甄权《药性论》云:赤箭芝一名天麻。本自明白。宋人马志重修《本草》,重出天麻,遂致分辨如此。沈括《笔谈》云:《神农本草》明言赤箭采根。后人谓其茎如箭,疑当用茎,盖不然也。譬如鸢尾、牛膝,皆因茎叶相似,其用则根,何是疑哉?上品五芝外,补益上品,赤箭第一,世人惑于天麻之说,遂止用之治风,良可惜哉。沈公此说虽是,但根茎并皆可用。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本经》只有赤箭,后人称为天麻。上品五芝之外,补益上药,赤箭为第一。世人惑于天麻之说,遂止用之治风,良可惜哉。……人得大者,服之延年。按此乃天麻中一种神异者,如人参中之神参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祝按:古人对于天麻之补益强身之效肯定,古代医药文献,凡称赤箭者多与补益功效有关。如《酉阳杂俎》载武攸绪“服赤箭茯苓”而升仙。《淳化阁帖》卷四刻柳公权《赤箭帖》中云:“尚有赤箭,时寄及三五两,以扶衰病,便是厚惠。”白居易《斋居》诗句“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芪数匙粥,赤箭一瓯汤”等。可见前人对天麻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补益作用是充分肯定的。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天麻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佐证了古人之论断是正确的。

拓展阅读——识药认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