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玄门之一句2011-08-15 04:41:59
为表尊敬,十玄门在上面,我的讲解在下面
疏。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下。正显无碍之相。具十玄门。以随文语便故。小不次。如下次第者。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三一多相容不同门。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五秘密隐显俱成门。六微细相容安立门。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八托事显法生解门。九十世隔法异成门。十主伴圆明具德门。今文之次。在文可知。唯主伴一门。前说仪中。文理已具。故不重出。诸藏纯杂。今古多异。今文重出。故亦有十门。今初。即诸法相即自在门。文有两句。上句总明三世间相成故。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言故得者。由前事得理融之故。便得具下十种玄门。故得二字文虽在初。义贯下十。言十身者。即八地云。此菩萨远离一切身相分别住于平等。此菩萨知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言相作者。次经云。此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业报身乃至虚空身。又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国土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业报身乃至虚空身。又知诸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业报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国土身乃至虚空身。又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自身作众生身国土身乃至虚空身。随诸众生所乐不同。则于此身现如是形等。释曰。上之四类别显。末后结例。即十身相作也。言历然者。不坏相故。坏相而作。非不思议。其由芥纳须弥。须弥本相如故。故下七十七经云。是以一刹入一切刹。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又云。是以一佛入一切佛。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等。五十六经云。所谓以众生身作刹身。而不坏众生身。是菩萨游戏。以刹身作众生身。而不坏于刹身。是菩萨游戏。如是佛身与二乘相作。菩萨行身与成正觉身相作。于涅槃示生死等。皆不坏其相。故云历然而相作。言六位不乱而更收者。六位即三贤十圣等妙二觉则因果。皆悉相摄。如初发心便成正觉。不坏初心之相。若无初心何名初心便成正觉。故十信摄于诸位。诸位十信历然。十住摄于诸位。诸位十住不乱。不乱则行布。更收即圆融。如下说因中辩此句亦是相入门。下有相入故。故此一句但为相即。如乳投水废己同他。故名相即。
疏。广大即入于无间尘毛包纳而无外者。第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上句大能入小。下句小能容大。虽有即入意取广狭。无间谓小。小之则无内。以无内故无有中间。无外谓大。大之则无外。无外即是广大之身刹。即入无内之尘毛。故名广狭无碍。若即若入。皆得广狭无碍。经云。金刚围山数无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萨以是初发心。至大有小相。即广狭无碍也。又云。能以小世界作大世界。大世界作小世界等。
疏。炳然齐现犹彼芥瓶者。即第三微细相容安立门。一能含多即曰相容。一多不杂故云安立。炳者明也。微细有三。一所含微细。如琉璃瓶盛多芥子。炳然齐现。不相妨碍非前非后。此即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说。然有两本。一本云白芥子。一本即但云芥子。今依此本。谓一法称性。含容皆尽故。一切法随所含理。现在一中亦是缘起。实德无碍自在。致使相容。非天人所作。乃得安立。如八相中一一相内即具八相。名为微细。二约能含微细。三约难知微细。
疏。具足同时方之海滴者。第四同时具足相应门。如大海一滴。即具百川之味十种之德。故随一法摄无尽法。及下九门以此一门为其总故。同时明无先后。具足所摄无遗。言十德者。十地经云。一次第渐深。二不宿死尸。三余水入中皆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具无量珍宝。六深难得底。七广大无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过限。十普受大雨。涅槃经云。如人入大海。浴则为己用诸河之水。称此而修。一行之内德不可尽。
疏。一多无碍等虚室之千灯者。第五一多相容不同门。由一与多互为缘起。力用交彻故。得互相涉入。是曰相容。不坏其相故云不同。如一室内千灯并照。灯随盏异。一一不同。灯随光遍。光光涉入。常别常入。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此之灯喻亦可喻于相即。直就光看。不见别相唯一光故。
疏。隐显俱成似秋空之片月者。第六秘密隐显俱成门。如八九夜月半隐半显。正显即隐。正隐即显。不同晦月隐时无显。不同望月显时无隐。以一摄多。则一显多隐。以多摄一。则多显一隐。一毛摄法界。则余毛法界皆隐。余一一毛互相摄入。隐显亦然。然其半月。非但明与暗俱。而亦明下有暗。暗下有明。如东方入正定。为一半明。西方从定起。为一半暗。而东方入处。即于东起。如明下有暗。西方起处即于西入。如暗下有明。故称秘密隐显俱成门。
疏。重重交映若帝网之垂珠者。第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如天帝殿珠网覆上。一明珠内万像。俱现诸珠尽。然又互相现。影影复现。影重重无尽故。千光万色虽重重交映。而历历区分。亦如两镜互照。重重涉入。传曜相写。递出无穷。
疏。念念圆融类夕梦之经世者。第八十世隔法异成门。即离世间品。菩萨有十种说三世。谓过去说过去。过去说现在。过去说未来。现在说过去现在说平等。现在说未来。未来说过去。未来说现在。未来说无尽。三世说一念。前九为别。一念为总。故名十世。以三世相因互相摄故。一念具十。以显无尽故。一念即无量劫。无量劫即一念。普贤行品云。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如一夕之梦经于数世。摄论云。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离世间品云。如人睡梦中。造作种种事。虽经亿千岁。一夜未终尽。故庄生梦蝴蝶假寐百年。事类广矣。
疏。法门重叠若云起长空者。第九托事显法生解门。言重叠者。意显一多不相碍故。随一一事有多法门。以随一事即是无尽法界。法界无尽故事亦无尽。回向品云。此华即从无生法忍之所生起等。意明一切因生一果。一果即具一切因故。非是托此别有所表也。
疏。万行纷披比华开锦上者。第十诸藏纯杂具德门。至相十玄中。有此名也。然有二意。故贤首改为广狭自在无碍门。一者若以契理为纯。万行为杂即是事理无碍。非事事无碍。设如菩萨大悲为纯。尽未来际唯见行悲。余行如虚空。若约杂门即万行俱修者此二门异。亦不成事事无碍。二者。如一施门。一切万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纯。而此施门。即具诸度之行。故名为杂。如是纯之与杂不相障碍故名具德。则事事无碍义成。而复一中具诸度。诸度存即名相入门。若诸度泯。复似相即门。故不存之。改为广狭。今以至相但约行为小异。此段略无主伴故。复出之以成十义耳。言比华开锦上者。意取五彩之线。华色虽异一一之线。皆悉通过。通喻于纯。异喻于杂。故常通常异。名为无碍。不同绣画但异。不通上之十玄略陈大格。广如向下义分齐中。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yc讲解:
今天只给你们讲一句,也就是第9门里面的:
《一切因生一果,一果即具一切因》
整个法界每个人都是互通的。
我打个比方,地球上有60亿人,每个人在今天做了很多事,把这些事的影响全部融合起来,然后让你从大木箱里抽一个数字纸条,木箱里面有5万亿个不同的数字纸条,那么你抽中的那一张,就一定是这些60亿人这些事的融合体。
比如在非洲有一个小孩,他如果今天少站立了一分钟,或是少做了某一个动作,那么你在中国抽中的这张数字纸条就完全不同了。
这个比喻也许不是很恰当,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法界里面无量个星球,每个星球上面的万亿众生,无论隔多么的远,哪怕是隔几万亿光年,也都是在互相影响和作用着的。
华严的法界观,整个法界里面的尘尘刹刹,无量的佛,无量的众生,无量的人和事,无量的树木房子土地河流,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整体,都是从真如妙心里面变现出来的,都是互相影响的。
你的手一动,整个法界无量的事物都会随之改变,不管你是多么的弱小。
整个法界就好比是一个放大器,可以把你的力量放大无量万亿倍。
比如一只蚂蚁今天多爬了几步,这个影响作用到10万亿光年外的恒星太阳上,就让恒星毁灭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