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缺绝报2009-12-05 07:00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缺绝报。

意思是说:经常随意毁坏浪费(物品,人力,粮食)的人,就会得报应,这个报应就是:你想要什么,都得不到,所求缺绝报。让你感受一下很缺需的感觉。

弘一大师推荐看的《格言联璧》中有几句话:


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微命必护,寿之本也。



《只字,就是小的空白纸条也不应该浪费,而是应该拿来写字,不能因为它小就可以随便浪费。一粒米,也应该吃掉。说话,一句戏言也要不得。》



作践五谷,非有奇祸,必有奇穷。爱惜只字,不但显荣,亦当延寿。



经常随意毁坏浪费粮食的人,要么会有大祸,要么以后就会变得极穷。

(网上的字不对,我买的实体书是奇穷,而不是其穷,网上的其穷是错的,而且我看网上很多金刚经都有错的,大家要小心。)



勤俭奢惰。是贫富关。保养纵欲。是人鬼关。



yc791022写于2009年12月5日早上7点。

补充一点南先生的切身修行:

 修行之路由平地的凡夫,而想成佛成道那么简单?吃了三天素就想上西天啊,没有的了。你们开始出家,我讲“你们”,不是在座诸位,你们都了不起,我这个“你们”是对法界里头是空的讲的,所有的人开始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越修越远了。要想有所成就,出家如初,成佛有余,第一念发心去出家,那个心情永恒保持下去,那成佛一定成功。出家如初,成佛有余,所以《华严经》上佛说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这一句话,这句经典的文字有二种解释,可以多种解释。第一个念头看清楚参透了,就是菩提就成佛了,也可以说你开初那个动机出家,那个诚恳那个真诚的心永恒如此,你就不得了,一定成,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做人做事也是一样,开始对这个人诚恳,你永远这样,开始对这个人有礼貌对这个人好,永远初次,那就不得了,就怕不是哦。永嘉大师禅宗集看看,开始怎么说的,一步一步,等于一个很浓缩的菩提道次第,你不要轻视永嘉大师禅宗集。尤其你们想学密宗正统的密宗,我告诉你,假使六岁或者八岁出家,先修福德资粮,应该服务都做了,然后磕大头、拜佛,整个身体趴在地下,不是显教那么拜,显教那么拜也可以,我也拜啊,要磕满十万个大头,拜佛天天拜。
    
   你想我在当年闭关,上山下山我早晚还是一样拜佛,一个人没有断过,譬如我几十年每天晚上施食,等于你们说放焰口、放蒙山、焰口,每天晚上施食从来没有断过,出家如初,学佛动机开始就是是这样。换句话,我几十年生活念念求得菩提中,没有变过,现在拜佛我比你们还拜得厉害,假使拜,还比你们轻快灵便,也是一种功夫啦。学密宗先磕头满十万个大头,拜佛十万拜,那是学密宗,学一切“有”计数字,拜一拜,计数字哦。这些还不算修福德,基本的修法,先求消业,然后等等一切修完了,马上要学经教,三藏十二部《大藏经》全套都要搞会,不过现在,五十年前我已经看到西藏有些小喇嘛根本自己也不大看了,看不完一本经,读不完,都要找老修行教的,结果有些就花一点钱供养,叫人家来,请别的和尚来给他念经,念一部大藏经,所谓过拢,翻过一下,这是干什么?都是修行,先修资粮位,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供养佛、画佛像,每天供养,在佛法前面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这个显教的供养。你像到我住的地方,到香港那里我的佛堂,随便到哪里,到美国也一样都有个佛堂,他们同学跟着我都知道,当然我现在可以偷懒一点,同学们每天在佛前面换水啊、换茶啊,我们大家都在作施食,有时候我实在太累了没有施了,拜托你帮忙,晚上帮我施个食。上供养十方三世诸佛,像我在外面,抗战在外面,家里都没有通信,跟日本人打了八年战当然想父母家里,唯一的办法只有每天睡觉前念一卷《金刚经》,忙的时候至少念一卷《心经》求佛保佑,这些都是修福德资粮应该做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