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的空,不是物理世界的虚空2011-3-9 15:04:02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刚才在论坛上,看见有的人在那个心经后面说色与空相对,说《色即是空》的空,就是物理世界的虚空。

这个说法明显是不对的。因为后面还有一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

换句话说:可以把经文给展开,译者省略的: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如果,说《色即是空》的空,就是物理世界的虚空,那么后面就解释不通了。

所以,《色即是空》的空,不是物理世界的虚空。

后面还有,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无色声香味触法。

物理世界的虚空,其实还是一种法,并不是佛教讲的空。

因为,在非想非非想定,就可以有涉及到空间方面的神通了,比如大般涅盘经里面说,非想非非想定的外道仙人,一口能把大海水全吞到肚子里面去,而身体并没有变大。

阿罗汉的神足通,在俱舍论里面说,阿罗汉在禅定中作意于某亿万里之外的地方,身体就瞬间移动亿万里而到于彼处,这里也是破除了空间距离的障碍。

可见,空间其实还是一种有碍的法,它能容纳物质,并不代表它就是真的完全的法空。

我个人更倾向于把空间也归纳到色法的范围内。

最后再帖一遍,好好看一下,这个空,不是指物理学的虚空空间。


把经文展开一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空中无受想行识。
空中无眼耳鼻舌身意。
空中无色声香味触法。
空中无眼界。乃至空中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帝揭帝 般罗揭帝 般罗僧揭帝,菩提莎诃。


评论1、文昌勇猛智:物质是什么?分解到最后彻底是空。只不过是一个概念罢了。只有意识才能产生物质。
      骨胶原:物质是什么?分解到最后彻底是空。你这个虚空其实还是一种色法

评论2、骨胶原:心经肯定是最了义空见。

因为心经里面说: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法》,把《法》也空掉了,只有佛才能破除最微细的法执。

所以心经是最了义的。

评论3、rvn :佛经中的“法”有多种意义,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否则很容易变成依文解意。
联系前句的六根和本句的六尘,这里的法指的是意根的对境“法尘”,而不是指执著诸法为实有的妄见,更不是说佛法也要空掉。
      骨胶原:法就是法,眼与色对,耳与声对,意与法对。
怎么到你那里就变成法尘了?
意念之所缘,谓之法。
佛法也是法,也是要空掉的。
佛说一切法皆不可得。

评论4、那天细雨下:分析得空法恐怕不是那么靠谱。只有意识产生物质,这个说法则非正见。
      骨胶原:俱舍论说:物质分解到极微细,就成了虚空。

俱舍论是大阿罗汉写的,应该很可信。

评论5、骨胶原:定义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   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   想非非想处定。
1、空无边处定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   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   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   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   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   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2、识无边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   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   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   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   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   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   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   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   (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   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
3、无所有处定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   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   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   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   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   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   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
4、非想非非想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   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   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   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   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   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   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   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   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   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   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编辑本段灭尽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   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   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   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   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   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   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   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   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   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   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   入灭尽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