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思考题
1.学习本论有何重大意义?请从传承、缘起等方面进行分析。鉴于此,你打算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
2.孔雀嗜毒的比喻与菩萨欣苦的意义应如何对应?为什么欣受快乐的懦夫最终获得的是痛苦,而欣受痛苦的菩萨获得的却是安乐?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一课
从今天(2012年8月16日)开始,我们共同学习阿底峡尊者的上师——达玛绕杰达所造的《修心利刃轮》。这部论典是大乘佛教的修心法门,它将各种佛经的教义和传承上师的教言汇集在一起,能断除我们自私自利的心,尤其是“我执”和“我爱”,故极其殊胜!我相信很多人在学习后,心相续一定会有改变。
讲这部法,我有两种想法:第一,听的人越多越好;第二,除了极个别有缘者之外,其他人都不准听。不过本法分显宗和密宗两部分,讲显宗时不用限制,讲密宗时再看情况。对密法,大家都有信心和欢喜心,觉得听到密法缘分很好,但在座的人到时能不能全听也不好说。所以大家都要观察自己:我到底有没有资格听,我能否达到标准?如果对听众没有要求,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修心法门,很简单,甚至认为随时都可以听到,那就不会珍惜。因此,大家都要有难得心,一定要重视这部法!
另外,在学习这部修心法时,大家务必认真,因为里面的文字比较难懂,若心没有专注,也很难懂得其中的甚深意义。
下面介绍作者:“达玛绕杰达”是作者的梵文名称,汉意为法护。阿底峡尊者依止他十二年,学习《大毗婆沙论》,而成为一名精通十八部的大论师。后来阿底峡尊者前往金洲上师处,十二年中主要修学菩提心。返回后,尊者仍依止达玛绕杰达上师。
《大圆满前行》等论典中说:在显现上,虽然达玛绕杰达上师,是一位精通小乘三藏的上座部论师,但他的大悲心却极其强烈。有一次,他的邻居得了非常严重的病,医生说必须要用活人的肉来配药,但他们都找不到。达玛绕杰达上师听到后,马上就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给病人服用,因为当时还没有证入圣位,所以非常疼痛,但他没有丝毫后悔心,心里一直希望能利益对方。后来在梦中,一位白衣人出现在他面前,说:要获得菩提果位,就应像你这样难行能行。说完就用口水涂抹他的伤口。醒后,伤痛全部消失,伤口也没有留下任何疤痕。从此,他的相续中就生起了大乘菩提心和证悟空性的智慧,并对中观六论倒背如流,之后便开始弘扬大乘佛法。
达玛绕杰达上师传授给阿底峡尊者的修心引导法,主要就是他融合自己的修行境界,所造的两部特别著名的论著——《修心利刃轮》和《孔雀灭毒论》。阿底峡尊者依之实修,而现前证悟。在阿底峡尊者来藏地弘扬佛法时,达玛绕杰达还特意嘱咐他,一定要用这两部论来教化黑暗藏地的野蛮众生。
因此,无论是从传承还是缘起上看,这两部法都非常殊胜。所以我以前发愿,在有生之年当中,一定要将这两部论翻译出来,并为大家传讲。现在《修心利刃轮》翻译完后,正在进行讲解,但不知道能不能讲圆满?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而《孔雀灭毒论》还没有翻译,以后也不知有没有这个机会。
不过现在,很多人对法都没有难得、珍惜之心。比如:今天有人给你一万美金,你一定会把它装在最贴身的口袋里,或马上放在银行卡中;而我把这个法本交给你,你却会随便扔在一边。如果我们对法本的态度和行为,连对钱财、身份证等身外之物都不如,那对法的恭敬心就太差了。
在古代,法本非常难得,特别是藏地的修行人,连借都借不到,故得到时无比欢喜。而现在,外境是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繁荣的物质文明,内心是贫乏的思想和没落的精神,所以人们根本不知取舍,往往忽略掉最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我希望,在终生当中,大家都能把这部法作为修行的依处;若能如此,其利益则不可思议!
顶礼三宝!
这是由梵译藏前,译者所作的译礼。
此论分三:一、初义;二、论义;三、末义。
甲一(初义)分二:一、论名;二、顶礼本尊。
乙一、论名:
击敌要害利刃轮
所谓“击敌要害”,就是击中敌人的致命部位,而“敌”,则指让众生流转三界轮回的元凶——我执和我爱;所谓“利刃”,就是能够杀害它的强有力的兵器;所谓“轮”,就是接连不断。概而言之,“击敌要害利刃轮”,就是这部修心法门像无比锋利的武器一样,能够让我们连续不断地击中我执敌人的要害,使之丧命。
其实,译为“击敌要害利器轮”也可以。有些则译为“剑轮修心法”,我以前也经常称之为“修心剑轮”。这样翻译,有可能读起来会比较顺口,但意义上却不一定适合。因为,有利刃的武器形状是各异的,并非剑一种。
对修行人来讲,摧毁我执的利刃就是智慧,因为只有它才能斩断烦恼的束缚。如续部云:“智慧利刃能解烦恼之缚”。《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亦云:“以智慧剑,斩烦恼贼,破生死军,摧伏魔怨。”所以,欲除烦恼、求超生死、想灭我执者,皆应依靠本论所宣讲的修心智慧。
对修行人来讲,没有好好闻思修行,表面的行为是斩断不了我执、烦恼的。很多修行人在顺利时,都充满自信,认为自己是一位成功的修行人;而在出现苦难、违缘时,我执马上就开始涌现,那时就暴露出修心没有成功的本来面目。所以,平时特别需要修心,一定要通过修心的智慧来斩断、摧毁、降伏我执和烦恼。而这就是我们学习本论的目的。
藏传佛教许多大德特别重视这部论典,经常在不同场合中宣讲。但很多居士和出家人,对这个窍诀还是比较陌生,所以希望通过这次学习,大家不但能种下殊胜善根,心相续还有很大的改变。
以前,我也讲过《入菩萨行论》、《修心七要》、《佛子行三十七颂》、《三主要道论》、《修心八颂》等修心法。虽然与大经大论相比,很多都是很小的论典,但学习之后,心相续却会有很大改变。因此,我非常喜欢给大家讲一些特别管用的窍诀。现在社会很现实,修行人都关心自己的烦恼是否减少,修行是否进步,如果只是理论上讲得特别好,用起来就会很费力。
不过也不要走极端,有智慧的人还是应该闻思五部大论——戒律、俱舍、因明、中观和《现观庄严论》为主的大经大论。如果没有闻思,遇到深奥的问题就会不知方向。因此,无论是一般的佛教徒,还是佛教学者,都应注意这个问题。同时也不能放弃修心法门,否则即使在理论或学术上有所成就,在遇到烦恼、痛苦,以及面对死亡时,也会不知所措。
总之,在终生当中,大家都要重视闻、思、修这三个字,可以说这就是我们人生的定位或方向。如果闻思修特别好,不管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乙二、顶礼本尊:
本论的科判,是按照喇拉曲智仁波切所作的《修心利刃轮略释》的科判标注的。
顶礼忿怒大威德!
作者法护或达玛绕杰达,所顶礼的本尊是忿怒大威德。大家都清楚,文殊菩萨分寂静文殊和忿怒文殊两种,寂静文殊指五文殊为主的文殊菩萨,忿怒文殊就是大威德。在不同续部和修法当中,无论是寂静文殊还是忿怒文殊,都有各种不同的身相和标帜。在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密法里面,大威德的续部和修法相当多,无论是高僧大德还是一般的修行人,都经常念修。当然,作者的大威德修法由阿底峡尊者创立的噶当派一脉相承。
有些历史上说,作者一辈子修持大威德,无论到哪里,都随身携带一幅大威德的唐卡。有一次,恒河边出现很多外道,准备摧毁佛法。作者猛厉祈祷大威德本尊,但没有任何验相。于是作者显现忿怒相,在大威德唐卡上猛力拍了一巴掌,大威德马上显现各种神变,降伏了所有外道,佛教才躲过一场劫难。后来,达玛绕杰达将这幅大威德唐卡交给阿底峡尊者,尊者将之带入藏地,供奉在热振寺内。不知现在还有没有?据说在这张唐卡上,作者留下的掌迹非常清晰。
因此,无论是佛教还是个人,在出现一些实在无法应对的违缘时,都应祈祷大威德,这非常重要!在宁玛派中,麦彭仁波切造有很多大威德的修法仪轨,很多道友经常都在念诵大威德心咒。
甲二(论义)分二:一、总说行者修心法;二、别说如何修心。
乙一、总说行者修心法:
如孔雀游乌毒林,虽有药圃善严饰,
孔雀群会不喜彼,依乌毒精自生存。
我看了一些本论的汉文译本,都与藏文的原意有出入,所以就重新作了翻译。但为了保留它的原貌,我的译文并非现代语体,因为很多佛经、论典的翻译,完全用白话都很难表达。可能就像这部论典的藏文,并不是特别好懂一样,我的翻译也比较难懂。
譬如,孔雀在长有乌头等具毒植物的茂密森林中,自由自在地漫步、飞翔、嬉戏、游玩,虽然里面有种植各种妙药的园子,和极善严饰的鲜花、绿草等,但所有孔雀都不喜欢它们,因为它们更愿意依靠乌头等有毒食物的精华或营养让自己生存。
从这个比喻可以看出,孔雀不但能区分何种食物或药物有毒,而且它还具有超常的解毒能力。所以,《本草纲目》云:“孔雀辟恶,能解大毒、百毒及药毒。”而乌鸦等动物就不具备这种能力,它们都害怕、排斥有毒的食品或药品。
在对待贪嗔痴等烦恼方面,因为根机不同,三类修行人有三种不同的面对方法。小乘行人特别害怕生起烦恼,所以就尽量逃避、远离,或以智慧断除。有菩提心的大乘显宗行人则采用转依的方法,既不避开,也不接近,而以菩提心等窍诀将特别可怕的烦恼变为修行的助缘,使之不再成为修道的违缘。大乘密宗行人则直接将之转为道用,即认识它的本面,使之变成增长觉性的方便。也就是说,不认识烦恼的本体,烦恼就是烦恼;认识烦恼的本体,烦恼就变为智慧。表面看来,密乘行人直接享用贪嗔痴,实际上他们已经把烦恼变成智慧。虽然这就是密乘的殊胜所在,但很多劣根者或钝根者都不懂这个道理。
与大乘显宗、密宗对待烦恼的态度一样,孔雀对待毒也有两种层次:一、毒不但不能害它,它还能将毒转变为自己生活的助缘;二、它的体力和羽翼的色彩反而会因此更加增上。很多格言都这样讲过。
以上讲了比喻,下面讲比喻所表达的意义:
勇士入于轮回林,安乐福苑虽严饰,
诸位勇士不贪执,苦林菩萨自生存。
此颂很重要!
所谓勇士,即菩萨。为什么将菩萨称为勇士呢?因为,凡夫人一旦出现烦恼和痛苦,就特别害怕、怯懦;而真正的菩萨,不但不惧轮回的痛苦和烦恼,还能以自己的智慧和慈悲将之摧伏。所以,在《入菩萨行论》和《大乘庄严经论》当中,都将菩萨称为勇士。
作为菩萨勇士,当他们入于三界轮回的密林中时,虽然有名声、地位、财富以及严饰的安乐福苑等,但因他们已经懂得现空无二,所以根本不会贪执。
《大乘庄严经论》云:“观法如知幻,观生如入苑,若成若不成,惑苦皆无怖。”因为菩萨勇士通达一切万法空性如幻,所以对轮回中的生老死病等痛苦和贪嗔痴等烦恼就不会产生恐怖心,面对成功、失败,富裕、贫穷,漂亮、丑陋等,也会视为游戏,不会产生任何欣厌之情。
而凡夫人,成功则欢喜、快乐,失败则痛苦、悲伤。这是很不好的。很多大德经常在修心法门中讲:人快乐并不一定好,因为会耗尽福德;而痛苦也不一定不好,因为能净除罪障。这种解释方法,我们以前都没有听过,所以大家都厌苦欣乐。其实,在快乐时,更应心生畏惧;在痛苦时,更应心生欢喜。
在这方面,菩萨是我们的榜样。因为他住于轮回中时,不但不以自私自利心贪执安乐,还以对众生强烈的悲悯心,一直生存于痛苦的森林当中。正因如此,诸佛菩萨化现的高僧大德,才日日夜夜不休不眠地从事着利益众生的事业,除了利益众生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其他事情。
可能很多人都想不通:他有吃有穿,为什么不好好享受,非要到各种环境当中,与具深重烦恼的众生接触?其实,这与空性和大悲有密切关系,如果没有空性智慧和大悲心,就没有勇气面对众生,更不可能解除众生的痛苦;若有证悟空性的智慧和利益众生的大悲心,不但有能力利益众生,世间一切魔众也不可能对他制造任何违缘。如《万善同归集》云:“菩萨成就二法,魔不能坏。一者观诸法空,二者不舍一切众生。”
其实,我们平时所谓的违缘,比如魔众前来危害,自己着魔了等,都是在自私自利和实有执著的脓疮上开始出现苦楚。如果具有不舍众生的大悲心,并对诸法空性生起定解,一切人和非人都不可能危害,所有违缘都会荡然无存。因为,在空性、大悲的境界中,根本没有所谓的痛苦。所以,诸佛菩萨及其化现的高僧大德,才能在轮回中舍弃安乐、取受痛苦,为了众生获得利益,自己付出再大的牺牲也在所不惜。
我相信,如果大家相续中具有菩提心,只要是众生的事情,就愿意付出。如果没有利他心,虽然开会时讲得特别漂亮,但下来稍微行持就会打退堂鼓,因为自己得不到名声、利益。若是自己的事情,再苦再累也愿意。在现在社会中,这是经常看得到的。其实,精进利益众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益自己。所以大家一定要有利他心,就像有些大乘佛教徒一样,为众生奉献,没有丝毫怨言和痛苦。
欣受快乐之懦夫,是以怯懦感痛苦,
欣受痛苦彼菩萨,是以勇力恒安乐。
颂词说:欣受快乐的懦夫,心特别怯懦的缘故,会经常感受痛苦。所以,即使是人群中极其阳光、灿烂的高官、富翁、帅男、靓女,若没有修心的力量,都不会快乐。若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无论是拥有亿万身家的富翁,还是成千上万人尊崇的领导,或数以万计粉丝崇拜的明星,在遇到生老死病等苦,或在名声、地位等方面遭遇挫折时,都会无比痛苦。
因此,硬实力和软实力人都需要。所谓硬实力,就是外在的财富、地位等;所谓软实力,就是内在的信心、悲心、智慧,或道德、学问等。如果人只有硬实力,没有软实力,一旦硬实力受创,心就会崩溃。现在世间,为什么自杀率居高不下?就是因为他们已经绝望,才不得不走上这一条路。如果是一个具有软实力的人,像阿底峡尊者等菩萨,在出现家破人亡、生意衰败等重大违缘时,不仅不会自杀,反而会笑得特别开心。因此,内心具有智慧和悲心,比外在拥有财富等更为重要!
颂词说:欣受痛苦的菩萨,具有勇力的缘故,会恒时感受安乐。讲得很清楚,菩萨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能欣然承受痛苦,是因为具有勇力。不过要培养出勇力来,需要长时修学大乘佛教的智慧和悲心。昨前天,我与几个慈慧人一起给几位贫困大学生一些学费,事后一位同学单独跟我说:“我很穷,您很有福报。非常感谢!”我跟他开玩笑:“在我肚皮里面,有比钱更重要的智慧和悲心,比较起来,你比我更穷。”虽然这是开玩笑的话,但与从来没有好好学过佛的学生相比,在这方面我还是有一点自信。
如果哪位菩萨具有勇力,他就会恒时安乐。比如:米拉日巴尊者在山洞中修行时,一群一无所获的猎人闯了进来,因为饥饿难耐,他们对米拉日巴尊者说:您可不可以给我们一点吃的?米拉日巴说:我平时吃的就是荨麻,你们煮荨麻吃吧。猎人问:你有没有酥油或调味品?米拉日巴说:我没用酥油和调味品已经好几年了,这些在荨麻里面有。猎人说:无论如何你要给一点盐巴吧!米拉日巴说:我没有用盐巴已经好几年了,荨麻里面有盐巴。虽然猎人都认为他的生活很可怜,但尊者却无比安乐。
可见,人只要有满足感和修行的功德,没有外在的财富、名声等,生活反而会更加快乐。《杂阿含经》中云:“若无世间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患,一切忧苦消灭尽,犹如莲花不著水。”因此,只要像莲花不著水一样,灭尽贪爱世间的心念,一切尘世间的忧苦和劳累都不会有。而真正的菩萨,就具有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功德,所以在他面前,所有痛苦全都销声匿迹。当然,身处轮回的菩萨,表面看来也会有生病、劳累、伤心等,但与怯懦的凡夫整天都为了自己而感受连绵不断的痛苦,完全是不相同的。
不要说获得一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只要真正发起大乘世俗菩提心,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境遇,都能坦然、乐观地面对。所以,快乐并不一定建立在人们特别执著的金钱、财富、婚姻等外境上。如果必须在这之上建立,那拥有它们就一定会得到快乐,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想象并不等于现实,爬到山顶必须返回低谷。而具有大悲的菩萨,住于世间则恒时安乐。
虽然很多世俗人都认为修行人很可怜,但真正可怜的却是他们,我想通过测试,这样的结论完全可以得出。所以,大乘的理念非常值得学习。如果真正具有相同的修行体验,虽然表面看来跟凡夫人一模一样,比如说话、吃饭、走路等,但实际上,在智慧、悲心、方便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越。如《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云:“菩萨大悲力,奋迅方便智,住圣无上处,而现凡夫事。”
因此,真正具有修行境界的人,从表面上不一定能看得出来。比如:以前我认为某人修行很好,结果他遇到对境生起烦恼,哭的声音比谁都大,让我大失所望;而我认为修行特别差的,在遇到不好的对境时,笑的声音比谁都响,让我生起很大的信心。
但是,长期修行的人和不修行的人,还是有很大差别。有些人嘴巴上说得特别漂亮,但从来没有修过,在遇到烦恼和不如意事时,就会极其脆弱。而长期修行的人,虽然会因前世业力现前烦恼,或者伤心、焦虑、不安,但在很快的时间当中,就会恢复到修行的状态,就像倒在地上的勇士会马上站起来一样。所以,长期修行非常重要!
至于平时修行,不但自己要认真念诵,还应着重修持菩提心和空性,这非常重要!最近我一直倡导大家念“怀业祈祷文”,希望在座的各位,和以后听光盘、看书的人,都能发愿在一年半中念一万遍。我算了一下,如果每天念二十遍,就可以完成。这并不需要花很长时间,只不过看自己能否坚持。对此,我也发愿:凡参与者,生生世世不离上师三宝,生生世世共同闻思修行、弘法利生。希望大家都这样发愿,并积极参与,其善根非常大!
以前,上师如意宝在世时,每天都要求僧众念五遍,还出钱供养,以让大家生生世世弘扬佛法,现在门措上师也继承了这种传统。而我不敢长期要求,只希望大家能在一年半中,每天念二十遍。也可在五天当中念一百遍,刚才我在车上念了一百遍,并不需要很长时间。虽然算起来很容易,大家都愿意举手参加,但真正做时,也不是那么简单。但不管怎么样,大家都要好好发愿,这也是一种修心。通过这种力量,一方面能弘扬佛法,一方面能以这种修心利刃摧毁烦恼的敌人,让自己获得大自在佛陀的王位。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