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2013-04-09 16:46:3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知人者智,通过观察别人的语言,相貌,行为,而了解别人的内心,这就算得上是有智慧了。
自知者明,这个就很难了,需要经历很多很多的事,才可能自己了解自己。
所谓的《了解别人》和《自己了解自己》,也不过是了解多生多世以来的宿业和习气而已,真正的金刚经3心都不可得,哪里有个《我》可以被用来自知呢?能所俱亡,心境两空,是名无所不知。
我们静坐,闭上眼,都是黑的,就算坐出一些光明来,也还是照不到全身。所以要想办法在身体里面点火,把真火烧起来,有了火,就有了光明,就可以照见幽微。
胜人者有力,跟别人比,胜了就是有力气,大狗比小狗有力气,可它还是狗,不是人。
自胜者强,自己跟自己比,永不满足,永远都要再前进一点,一步一步的修炼,永不停息,直至证入一切法平等性际,放大光明,震动十方无量世界,成等正觉,广渡众生,乃可算是至极圆满了。
但是话说回来,自胜者强,未必真的强,很多哲语用滥了,就会变成偷懒的借口,还不如叫个金刚大汉来把你打一顿,你就知道什么是真的很强了,然后才能真的愤发图强。
胜人者有力,狗也未必真的就永远都是狗,狗如果精进勇猛,也能超凡入圣,这样的例子我也看过很多,有的狗最后修炼得比人都更有光辉。
知足者富。这个知足,与其说是知足,还不如说是知命,命里就只有这么多,上一世修的不够,所以就只有这么多,所以你也就不要怨天尤人,要怪只能怪自己,前世没有修善业。
比如我上学,每天就玩,不认真听课,也不做作业,那么100分的试卷,我能考50分就很知足了。
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现在的受用,都是以前做的业。现在做的业,就决定了以后的受用。
知足是知命,不是偷懒惰落。
佛说我们应当勤修一切善业,救度一切众生。佛也说我们应当少欲知足,过份的贪求会导致灾祸。
扎扎实实的修福业,不贪求福报。知足不是让你不求,而是不贪求。
做了10分就得10分,这个叫知足。做了10分想得15分,这个就叫贪求。
不知足的贪求,是不切实际的妄想。想要享受100分的福报,那你就要先受100分的苦,这个就叫知命,知足。
知足的人,可以勤修一切善业,救度一切众生,因为他不过份贪求,就不会导致灾祸。
比如公路限速120,我的车开100,可以一直开几千公里不停的开。有的人不知足,一下就开到160,结果撞车了,开不动了。
所以说,知足者富,是真的富,而不是哲语妄想出来的富。事理不二。
又比如,看到过书上写的一个故事,有个苦行僧,每天在露天打坐,很多人扔钱在他面前,扔成一堆。
有个人每天工作很辛苦,却赚不到几个钱,于是他把自己的头剃光,穿上袈裟,假装成出家人,也在露天打坐,可是一连坐了好几天,也没人扔钱给他,于是他就跑去问那个苦行僧,为什么别人扔钱给你却不扔给我?
苦行僧说:因为你打坐时心里老是想着钱,所以别人就不扔钱给你。
强行者有志。强行,就是一直坚持做某个事,长期的做,不改悔,不放弃。
肾藏志,多欲者无志。
比如你肾虚,那你就无志,做个事,做几天就不想做了,厌了,这个就是无志。
最好的补肾法门,就是坚志,把志坚定下来,比吃一万吨虫草都管用。
你要找一个你能接受的事,然后每天做,无论怎样,都不间断,每天做,甚至每隔4小时就做一次。这样你的志就慢慢强大起来。
志强大了,肾也就强大,任何的阳萎遗精早泄都会灰飞烟灭。
你们看志这个字,下面是个心,心就是火,上面是个土,把土放在火上烤,就变成陶瓷,陶瓷就很硬,不会变,可以用来煮汤。
志,就是要把无用的稀泥变成有用的陶瓷。
佛说: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2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
这个意,就是中医里面说的脾土。我走路时常常念我自创的一句口诀:以意行拳。
以意行拳,或者说是以意行脚,这个就是般舟三昧经里面主要的口诀,你看经里面写很多勿念XX,这个意念不能断,不能念别的,就只念般舟。(经文我贴在下面了)
所以我把他叫做是以意行拳,打拳是假,行意是真。这个要你们自己慢慢的体会。
不失其所者久,这个所,就是安身立命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要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无论是身体或是心灵,每个人都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方式。所以不能因为一时的迷惑而丢掉这个所。做为学佛人来说,就是要勤修福慧,誓成佛道,心里有这个志,才会有无限精彩。
死而不亡者寿。死是寂灭。亡是断灭。就比如你犯了错,但我不说你,我不说你,不等于你没有犯错,你应当自动改正,不要让我来骂你打你,你才改。
我记得以前我上中学时,语文课本上有个故事很有意思,讲的是有个儒家的人,他有个很大的池塘,里面放养了很多鱼,然后他的管家就每天偷鱼吃,最后把池塘里面的鱼都吃完了,有一天,这个人就观看池塘,发现里面没有鱼,就问管家怎么没有鱼,管家不知如何回答,情急之下就说:鱼儿都游走了。
事实上,池塘里面的鱼是不可能游走的,又没有与江河连通,怎么可能都游走了?
这个人听了摇头一笑,也不揭穿管家的谎话,就说道:鱼儿都游走了啊,鱼儿都游走了啊!
这个就是《死而不亡者寿》的意思。
-----------------------------------------------------
节选自般舟三昧经:
立一念 信是法 随所闻
念其方 宜一念 断诸想
立定信 勿狐疑 精进行
勿懈怠 勿起想 有与无
勿念进 勿念退 勿念前
勿念后 勿念左 勿念右
勿念无 勿念有 勿念远
勿念近 勿念痛 勿念痒
勿念饥 勿念渴 勿念寒
勿念热 勿念苦 勿念乐
勿念生 勿念老 勿念病
勿念死 勿念身 勿念命
勿念寿 勿念贫 勿念富
勿念贵 勿念贱 勿念色
勿念欲 勿念小 勿念大
勿念长 勿念短 勿念好
勿念丑 勿念恶 勿念善
勿念嗔 勿念喜 勿念坐
勿念起 勿念行 勿念止
勿念经 勿念法 勿念是
勿念非 勿念舍 勿念取
勿念想 勿念识 勿念断
勿念着 勿念空 勿念实
勿念轻 勿念重 勿念难
勿念易 勿念深 勿念浅
勿念广 勿念狭 勿念父
勿念母 勿念妻 勿念子
勿念亲 勿念疏 勿念憎
勿念爱 勿念得 勿念失
勿念成 勿念败 勿念清
勿念浊 断诸念 一期念
意勿乱 常精进 勿懈怠
勿岁计 勿日倦 立一念
勿中忽 除睡眠 精其意
常独处 勿聚会 避恶人
近善友 亲明师 视如佛
执其志 常柔弱 观平等
于一切 避乡里 远亲族
弃爱欲 履清净 行无为
断诸欲 舍乱意 习定行
学文慧 必如禅 除三秽
去六入 绝淫色 离众受
勿贪财 多畜积 食知足
勿贪味 众生命 慎勿食
衣如法 勿绮饰 勿调戏
勿憍慢 勿自大 勿贡高
若说经 当如法 了身本
犹如幻 勿受阴 勿入界
阴如贼 四如蛇 为无常
为恍惚 无常主 了本无
因缘会 因缘散 悉了是
知本无 加慈哀 于一切
施贫穷 济不还 是为定
菩萨行 至要慧 起众智
评论1、一菲: “找一个你能接受的事,然后每天做,无论怎样,都不间断。”
其实,有一件事我每天都在做,每隔6、7个小时就去做,做了几十年,那就是----吃饭。
嘿嘿,纯属活跃课堂气氛,莫怪莫怪~~2013-04-12 16:31
yc791022 回复 一菲:志,是无欲。吃饭是有欲。2013-04-12 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