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事师五十颂讲记

事师五十颂
巴布拉尊者 造
索达吉堪布 译
成就具德金刚萨埵因,上师莲足之下敬顶礼。
诸多无垢续中所宣说,略而言之此当敬谛听。
得受殊胜之灌顶,金刚上师之面前,
十方世界中所住,如来三时敬顶礼。
以大信心三时中,手捧具花束曼茶,
合掌供养于上师,恭敬稽首礼其足。
在家抑或新僧侣,为断世间人诽谤,
陈设佛经等之前,持禁戒者意礼师。
供养坐垫身起立,帮助上师做事等,
具禁戒者皆当行,不作顶礼断劣事。
上师以及诸弟子,相同失毁誓言因,
是故勇士先观察,上师弟子之关系。
具慧弟子切莫依,无有悲心憎恨害,
骄傲贪执爱炫耀,不护根门之上师。
- 2 -
稳重平和具智慧,安忍正直无谄诳,
了知密咒续部事,具仁慈心通论典,
了达十种真如义,擅长绘画坛城事,
精通传讲密宗法,极具敬信根调柔。
身为弟子若故意,轻蔑如是之上师,
则已轻侮一切佛,故彼恒时受痛苦。
诽谤上师之弟子,患传染病危害病,
中邪瘟疫染诸毒,大愚之人依此死。
遭受恶王及毒蛇,水火空行与盗贼,
妖魔鬼怪众所杀,堕入无间之地狱。
何时何地永切莫,扰乱金刚上师心,
设若愚者如此作,定于地狱受炖苦。
佛经真实而宣说,诽谤上师之众生,
长久住于无间狱,此等恐怖地狱中。
是故一切精勤者,永远亦莫恶言谤,
智慧高超不炫耀,贤德金刚阿阇黎。
称心如意之供品,恭敬奉献上师尊,
依此今后不遭受,瘟疫病等诸损害。
于自誓言阿阇黎,难施儿子与妻子,
- 3 -
自之生命亦恒献,何况不定之受用?
无数俱胝劫之中,亦难证得佛陀果,
于诸具足精进者,上师即生亦赐予。
恒时护己之誓言,恒时供养诸善逝,
恒时亦供上师尊,上师等同一切佛。
欲求无尽果位者,自之稍许悦意物,
至极珍爱物品间,悉皆供养上师尊,
供养上师即等同,恒时供养一切佛,
供养上师乃福田,积累资粮成佛果。
具有慈悲慷慨施,戒忍功德之弟子,
上师与佛金刚持,切莫观为异体也。
畏惧如毁佛塔罪,师影尚且不应跨,
鞋子坐垫乘骑等,不能跨越何须言?
大智慧者以喜心,听从上师之言教,
合理之事若无力,禀师无能为力也。
由依上师而获得,悉地善趣及安乐,
是故一切精勤者,切莫违背师言教。
上师财物护如命,师爱之人亦如师,
师之眷属如亲友,专心致志恒思维。
- 4 -
坐于高垫与先行,头上带有围巾等,
双足放于坐垫上,双手叉腰皆莫为。
上师如若已起身,切莫躺卧与端坐,
恒时圆满而精通,此等承侍上师事。
随意口吐唾液等,坐垫之上伸双脚,
轻拍缓捶与辩论,上师之前皆莫为。
搓手唱歌与跳舞,弹奏乐器亦莫为。
谈论诸多闲杂语,师闻附近切莫为。
应当恭敬垫上起,以恭敬心而端坐。
夜晚过河恐怖途,得许可后当前行。
上师能见之眼前,具智慧者身扭转,
倚靠柱子不应为,亦莫抻拉手指节。
洗足以及沐浴身,擦拭以及搓揉等,
首先顶礼再为之,最后亦可随意行。
倘若称呼上师名,师名之后加尊者,
为令他人恭敬之,言说尊称之敬语。
请求上师予吩咐,口中当说谨遵命,
双手合十不散乱,洗耳恭听师吩咐。
- 5 -
发笑以及咳嗽等,应当用手捂住口,
事情成办圆满后,当以柔语作陈述。
上师之前调柔住,衣等仪表当整洁,
双膝跪地手合掌,欲闻法等祈三遍。
承侍一切行为中,当无贡高我慢心,
知惭畏惧护根门,当以新媳姿态住。
娇媚姿态等诸行,上师之前当断除,
其余类似之事宜,自己观察当舍弃。
开光灌顶与火施,摄受弟子传佛法,
上师若在彼境内,未经开许前莫为。
作开光等所得物,悉皆供养上师尊,
上师接受供品后,其余随意自享用。
不摄上师之弟子,于上师前当禁止,
自之弟子承侍己,起立顶礼等行为。
供养上师任何物,以及上师赐何物,
具有智慧之弟子,应当顶礼双手接。
不忘正知与正念,自之行为谨慎者,
道友行为越轨时,当以喜心互制止。
- 6 -
病人对于事上师,虽未顶礼求开许,
已做一切遮止行,具善心者无罪过。
于此多言何必要,能令师喜皆当为,
师不喜事悉断除,于此应当尽力行。
所谓悉地随师生,此乃金刚持亲言,
了知此后诸行为,竭尽全力令师喜。
意乐清净之弟子,已于三宝前皈依,
此部事师五十颂,应当施彼读诵也。
传授欲学密咒等,令彼堪为妙法器,
后当读诵与受持,密宗十四根本戒。
为利随学师弟子,造此无垢之论典,
以我所积诸善根,祈愿众生速成佛。
大智者巴布拉上师所造的此《事师五十颂》,印度堪布班
玛嘎绕瓦玛与雅钦大译师比丘仁钦桑波将其从梵文译为藏文,
并对词义作了详细校正。
- 7 -
事师五十颂略解
巴布拉尊者 造颂
宗喀巴大师 注疏
索达吉堪布 译讲
《事师五十颂》的作者巴布拉尊者,公认为是马鸣论师1。他原本是一名外道,在佛涅槃后 600 年出世,生于婆罗门家,对婆罗门教和外道论典了如指掌,智慧超群,在外道中无人能及,每次辩论均可胜伏对方,于是自认为‚天下第一‛。当时那烂陀寺的佛法非常兴盛,经常受到外道
攻击,于是最厉害的班智达守护东南西北四门,以接受外道的挑战。马鸣前去辩论时,诸班智达与他累日论战,竟无一人能胜,他生起极大
的傲慢心,宣称失败者要跳入恒河(不同历史中,说法也略有出入)。后来圣天论师2奉师命去与他

1 马呜论师:《大正藏·史传部》有“马呜菩萨传”一卷。他是迦腻色迦王时代人,传说生于中印,本学婆罗门外道,长于音乐及诗歌,声誉著卓,后为内道所破而皈依佛教。与佛护论师、清辩论师,并称为龙猛菩萨之三大意子。马呜论师的著作很多,现存于藏经中的有《大乘起信论》、《事师法五十颂》等。
2 圣天论师:《中观四百论》的作者。他辩论取胜的精彩经历,详见《中- 8 -辩论,彻底取得了胜利。马鸣决定履行承诺跳
河自尽,当时很多班智达劝阻他,并把他留在那烂陀寺里。他在寺中空闲之余翻阅了《大藏经》,被佛陀的智慧深深折服,明白自己智慧十
分浅陋,实无法与释迦牟尼佛相较。他还在一本佛经中看到,佛陀早已作过预言,说未来有一个叫马鸣的人与佛教辩论,最终会失败。见
此预言后,他对佛陀佩服得五体投地,终于醒悟并皈入佛教。圣天论师告诉他,若想忏净曾经对佛法的毁谤,就要造一部积聚诸续部教义的论典,还要造一部赞颂释迦牟尼佛的论典。马鸣论师遵照嘱咐,后来撰著了《事师五十颂》与《三十四本生传》。他的诗学造诣非常高,唱颂时连马都听得懂,故称之为‚马鸣‛论师。尤其是他赞叹佛陀的《三十四本生传》(又名《百传》),收录了佛陀因地时 108 则公案,用一棵树的 108个枝叶来作比喻,这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你们有些人未学佛之前,也学过外道、诽谤过佛教,但学佛以后,通过造论、传法来忏悔也未尝不
可,马鸣论师就是典型的例子。观四百论广释》。
- 9 -
这次学习《事师五十颂》,我们依照宗喀巴大师的《事师五十颂释〃满弟子心愿》来讲解,其中不乏密续教证的大量引用,对法义的深入
了解极有帮助,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即能体会。宗喀巴大师的传记,每一个佛教徒都耳熟能详,故在此不作赘述。

那莫革热玛则恭卡雅(顶礼上师文殊师利)!
虽成诸佛之父然现菩萨童子身,
虽以爱语安慰有情然令魔众畏,
虽恒住于无上果位然作众生仆,
祈愿文殊菩萨以奇事业恒庇护。
此处是赞叹文殊菩萨。传记中讲,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诸佛,均曾在文殊菩萨面前发过菩提心。文殊菩萨虽是一切诸佛之父,但在众生面前仍显现菩萨相;虽以爱语安慰所有有情,但在魔众面前也会现忿怒相3;虽住于至高无上的境界,甚至佛经中说他早已成佛,却甘心做众生的奴仆。祈愿文殊菩萨以稀有的事业、奇妙的功德力恒常护佑我,加持我!

3 大威德金刚,就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相。
- 10 -
如理依止容易恩赐予,
一切圆满功德唯一门,
依师方法事师五十颂,
我当尽心尽力而宣说。
对于如理依止赐予一切圆满功德的唯一门——《事师五十颂》,我在此尽心尽力而宣说。
‚尽心尽力‛有甚深的意义:其一,间接表明本论的含义非常深广,涵摄显密所有经续;其二,这是一种谦虚语,意即自己也未通达本论的真正教义,但会尽一切力量注释和宣说。我们作为后学者,不要认为《事师五十颂》只有五十个颂词就特别简单,务必要重视其深奥内涵。
有关依止上师的教言,无垢光尊者的《大yuan曼心性休息大车疏》和《如意宝藏论》、华智仁波切的《大yuan曼前行》、智悲光尊者的《功德
藏》等中均有详细宣说。诸续之王《大幻化网》中亦云:‚最初希求成就者,依止上师而获得,倘若无有上师尊,无法获得诸悉地,故当宣说
师法相。‛一切共同和不共悉地的根本,即是由如理如法依止殊胜的善知识,没有上师就不会获得
- 11 -
殊胜悉地,因此,最初要宣说上师的法相。我们无论学习显宗还是密宗,一定要如理依止上师,这是一切入门的津梁,因此,弄清楚依止
上师的方法势在必行。很多人不懂得依止上师的道理,在上师面前言行举止不如法,与经论的要求背道而驰,这对自他都无利益。所以,
藏地的很多高僧大德未与弟子结上法缘之前,首先要讲依师之理,这个问题相当重要!

本论分三:一、初义;二、论义;三、末
义。
甲一(初义)分二:一、顶礼;二、立宗。
乙一、顶礼:
成就具德金刚萨埵因,上师莲足之下敬顶礼。在成就金刚萨埵因的上师之莲足下,毕恭毕敬顶礼膜拜。
作者对何者顶礼呢?在上师的莲足下虔诚顶礼。这里的‚莲足‛是指下身,不一定就是上师的脚,如此顶礼来表达极为恭敬之意。
我们如何进行顶礼呢?依照经典中所说,以三门恭敬如理的方式顶礼上师。为什么要礼拜上师呢?《喜金刚》云:‚西日无二之智慧。‛上师是成就具无二智慧的金刚萨埵果位的根本因,我们要想获得金刚萨埵的果位,必须要恭敬上师。什么叫做金刚萨埵呢?金刚萨埵就是殊胜的智慧,它从菩提正觉中产生,永无迁变、不可摧毁。《宣说金刚顶十六勇士续》云:‚何为金刚萨埵尊,殊胜菩提之智慧,彼者必定称金刚,智慧金刚所产生,彼称金刚萨埵也。‛与三菩提真如无别的法身智慧,即是‚金刚‛;由法身中出现的色身,即是‚萨埵‛,金刚萨埵也表示三身之义。
或者说,金刚萨埵是一尊佛,他因地时为遣除众生的恶业而发愿,现在愿力成熟而获得了佛果,他有时也显现菩萨的形象来度化众生。
麦彭仁波切说,金刚萨埵与时轮金刚、密集金刚、秽迹金刚等主尊无二无别,我们修一位本尊,实际上就是修一切本尊,这也是密宗的不共特点。
对上师要这样恭敬,对三宝所依也要恭敬。有些刚来的居士不懂佛法的基本规矩,参加一些灌顶时,为了抢夺加持物,就在出家人的衣服上、经书上跨来跨去,这样有很严重的过失!
- 13 -
出家人的披单、裙子属于三宝当中,对此只能用头来顶礼,而不能用脚来踩。在世间上,奴仆用脚踩国王的头合不合理,大家也应该心里有数。既然对三宝要有恭敬心,就不可随便在僧众身上‚飞来飞去‛,这是最起码的一种礼仪。按照《大yuan曼前行》的观点,我们不仅要对僧众顶礼,甚至对僧衣的红黄补丁以上,也应生起真实僧宝之想,恭敬供养、顶戴,不能随便践踏。虽然有些人情有可原,他们在什么样的教育环境中长大,大家也心知肚明,但若没有一点佛法的概念,实际行动中不可能如理如法,所以,希望大家对这些基本常识应该了解。
乙二、立宗:
诸多无垢续中所宣说,略而言之此当敬谛听。无垢续部中已经宣说了依止上师的方法,此处仅以简单的语言说明,希望诸位恭敬听受。
这里断除认为此论是分别臆造的疑虑。有人认为:‚本论中依止上师的方法,是作者以分别念所造,没有任何可信度,凭什么说要这样依止上师、依止上师胜过依止诸佛呢?若有这类怀疑,我们可以略作解释:《事师五十颂》有一定的可信度,为什么呢?因为它摄集了诸多经典和续部的教证,并非作者个人臆造,所以对此理应诚信不疑。至于这些教证是哪些续部中所说,下文自然会说明,在此暂时不提。
有人又想:‚既然如此,那我们直接从经续中学习如何依止上师就可以了,有什么必要造这部论典呢?‛经续中虽有这方面的内容,但其分布得上下不一、零散存在,没什么条理性。如果作者没有造论,我们一一查找经续的内容,以了解如何依止上师,这是相当繁琐的工程。现在的人特别忙,出家人不爱闻思,在寺院里卖门票、搞旅游,在家人整天为金钱而奔波,看过一部经典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很多经续的颂词非常难懂,查讲义的话,页数又特别多,谁有那么多时间去翻阅?因此,将经续的关键要义摄于一处而造此《事师五十颂》,并非毫无意义。造论不可能超出经典的范畴,故根据所化众生的意乐,将教典中的如海内容以窍诀方式归纳起来,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概而言之,颂词中‚诸多无垢续中所宣说‛,是讲作者造论的依据;‚略而言之‛讲如何造此论;‚此当敬谛听‛是提醒大家听受时的心态。

甲二(论义)分三:一、依师之方式;二、依止之时间;三、如何堪为法器。乙一(依师之方式)分三:一、总说依止之方式;二、特殊依止之方式;三、依止方式之摄义。
丙一(总说依止之方式)分二:一、略说依师之方式;二、广说依师之方式。
丁一(略说依师之方式)分三:一、恭敬上师之合理性;二、做到恭敬之方式;三、观
察恭敬对境与所依。
戊一、恭敬上师之合理性:有些老板和领导虽没有世出世间的功德,但因为福报现前,属下不得不对他恭恭敬敬。而依止上师并不是这样,诸佛菩萨对上师都十分恭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恭敬呢?得受殊胜之灌顶,金刚上师之面前,十方世界中所住,如来三时敬顶礼。在得过灌顶的金刚上师面前,十方如来尚且于三时前来顶礼膜拜,何况是我们具有烦恼业力的凡夫了?
诸多经论皆言,上师的本体就是佛菩萨。乔美仁波切在《山法》中说:‚即便上师是凡夫人,他讲经和灌顶的时候,十方诸佛也会融入他的心,其间一直与他无二无别,此时对他恭敬的功德相当大。待传法灌顶完毕后,诸佛菩萨才返回各自刹土。‛所以,对于灌顶的上师,十方诸佛菩萨也很恭敬。灌顶,有能成熟之因灌顶、能解脱之道灌顶与解脱之果灌顶三种。开法会时我们灌的金刚萨埵顶,就是能成熟之‚因灌顶‛;修上师瑜伽时,观上师三处发光融入自己身体,此不观待他缘而得受的灌顶,叫做‚道灌顶‛;十地末尾之际,十方诸佛心间发光融入你心间,断除最细微的所知障,称为‚果灌顶‛。此处是指授予‚因灌顶‛的上师,理当成为弟子的应敬处。
颂中‚殊胜‛有清净之义,即依照续部所说而如理进行灌顶。现在大城市里不如理灌顶的人,就应该不是灌顶上师,虽然他灌顶时有宝瓶和水晶,然由于没有清净传承,目的也不纯,在国内为了人民币而灌顶,在国外为了美金而灌顶,因而不是如理的灌顶。不如理灌顶的上师,诸佛菩萨不要说对他顶礼,肯定非常不满。所以,续部中的灌顶必须要符合要求,所有的念咒、观想全部要圆满。
- 17 -
关于授予灌顶的金刚阿阇黎,《窍诀穗》云:‚金刚即菩提心,宣说菩提心之自性世间出世间之行为者,乃为金刚阿阇黎,即上师也。‛‚金刚‛就是菩提心4,菩提心可从两方面来解释:
密宗中,本来觉性叫菩提心;显宗中,为利益众生所发之心也叫菩提心。宣说显宗和密宗菩提心的上师,就叫做金刚上师。在显宗中,‚金刚上师‛的称呼比较少,但一个能让你生起菩提心的上师,或让你证悟密宗无二智慧的上师,就是你的金刚上师。无论你是否见过他,只要依靠他的法本或意传加持,你真正生起了菩提
心或者大yuan曼境界,他就是你的金刚阿阇黎5,也可以叫根本上师。
对于金刚上师,十方如来都会在上午、中午、下午三时之座间前来顶礼,弟子应礼上师就更不用说了。(在印度,上师每当传授佛法时,弟子必须先进行顶礼。)此处主要说明务必要恭敬上师的理由。关于这一点,《吉祥密集续》中云:‚善男子,简而言之,十方世间界中住世之所有佛菩萨于三时中莅临,如来于彼阿阇黎前以

4 对于菩提心,任何烦恼和障碍都不能摧毁,与金刚无别。
5 “阿阇黎”是梵语,意即上师。
- 18 -
供品供养后返回各自佛刹,并以金刚语赞道:吾等诸佛之父亲,吾等诸佛之母亲……吾等诸佛之导师。‛归纳这其中所说之义,在《大幻化网》中也有如是宣说。那么,十方诸佛为何顶礼金刚上师呢?因为在末法时代,诸佛菩萨不可能亲自利益众生,但可化现为善知识的形象说法利众。《无垢虚空经》中云:‚阿难,诸如来非于一切众生前显现,而尽现为善知识宣说佛法,令播下解脱种子,故善知识胜于一切如来,当铭记此理。‛因此,哪里有利益众生的善知识,哪里就有诸佛菩萨去顶礼。
关于佛陀顶礼金刚上师这一说法,月称论师、则乐瓦、夏德巴、无垢藏、宗喀巴等许多成就者,并没有了义或不了义、密意或意趣的区分,而是与作者观点一致,不折不扣地承认上师值得诸佛菩萨顶礼。既然宗喀巴大师、月称论师都这样承认,你没必要以邪分别念认为:‚这是不了义的!十方诸佛怎么会给上师顶礼?我觉得完全不可能。‛之所以说‚如来恭敬承侍上师,弟子就更不用说了‛,也是为了强调特别要恭敬上师的理由。
- 19 -
不过,《时轮金刚大疏》曾引用‚得受殊胜之灌顶‛这一偈,对此以了义、不了义两种方式分别阐述,对如来的意义也以其他方式解释。虽然此教证出自《事师五十颂》同一论典,但由于场合不同,所以两种说法不尽一致。然而,这里不用分了义、不了义,可直接理解为:十方诸佛菩萨尚且在上师面前顶礼,何况是其他人了。以此阐明初学者对灌顶上师需要特别恭敬的理由。否则,若按照《时轮金刚大疏》的解释,此理由就无法成立了。当然,《时轮金刚大疏》有其他解释方式也不矛盾,因为续部的每一句金刚语都有多种解释方法,所以它们之间并不相违。其实,在具法相的上师前诸佛作礼的观点,并非是不合理的。《修胜义续》云:‚具功德之菩萨摧轮回,自身显示梵天世间界,彼即具德上师非他者。无量佛陀亦恒供养之,十方佛陀菩萨恒礼之。‛意即具有摧毁轮回能力的菩萨,虽显现为梵天等世间相,但其实就是具德上师,在他面前,十方诸佛菩萨皆应恭敬顶礼、供养。

《经集论》6引用《宝蕴经》亦云:‚阿难,若有
菩萨入于马车内欢喜享受五种欲妙,彼无有余
者拉车,阿难,如来亦以头引彼菩萨之马车也。‛
此处‚菩萨‛指善知识,假如善知识坐在马车
里享受五欲,却没有人驾车,佛陀以最尊贵的
头为他‚开车‛也值得。这里所说的也是相同
的道理。
戊二(做到恭敬之方式)分二:一、总说
应敬之方式;二、特殊应敬之方式。
己一、总说应敬之方式:
以大信心三时中,手捧具花束曼茶,
合掌供养于上师,恭敬稽首礼其足。
弟子当以大信心,于三时中手捧具有花束
的曼茶供养上师,并合掌恭敬顶礼其足。
作为弟子,应该于一日三时中,在为自己
开示金刚乘道的上师前,以顶礼膜拜其足的方
式恭敬承侍。
若有人想:‚是不是单单顶礼就可以了
呢?‛并非如此。事先要供养中间放有花束的
曼茶,然后再双手合十虔诚作礼。
恰罗匝瓦将此颂翻译为:‚供臵花曼茶,合

6 《经集论》:龙树菩萨所著的一部主要讲述菩萨行的论著。
- 21 -
掌礼其足,如此敬上师。‛这个译文更好理解。
总而言之,要以无比清净的大信心而敬重上师。
己二、特殊应敬之方式:
若有人想:‚我是一位出家人,而金刚上师
是一位在家人;或者我是一位受了近圆戒的僧
人,而上师是未受比丘戒的新僧人,那么也要
依照前面所说的方式恭敬上师吗?‛
在家抑或新僧侣,为断世间人诽谤,
陈设佛经等之前,持禁戒者7意礼师。
如果自己是一位出家人,而上师是一位在
家人,或上师的戒腊短于自己,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避免世人诽谤,在顶礼上师时,应于其前
摆设经书、佛像等。
当然,这个行为应由上师做,但有些在家
上师不一定懂。我经常看到十几个出家人给在
家上师恭敬顶礼,而在家上师自以为是地坐在
上面,这是不应理的。对于出家人的顶礼,甚
至出家上师有时候也不敢接受。以前有出家人
顶礼帝察活佛时,他马上放一个法本在自己前
面。我开玩笑说:‚你老人家是不是变成在家人

7 持禁戒者:是指受持出家学处的沙弥等僧人。
- 22 -
了?‛帝察活佛说:‚我虽然是形象出家人,但
是福报很浅薄,别人给我顶礼时太害怕了!太
害怕了!身上有《系解脱》好一点,但前面还
是放一本经书比较保险。‛有些严格要求自己
的出家上师也会这样,害怕在顶礼者中有大菩
萨。而一般在家上师的话,出家人给自己顶礼
时,最好在面前放一些经书、佛像。弟子给上
师顶礼时,放一本经书在上师面前很不方便,
所以理应上师去做。弟子进行顶礼的时候,身
体直接顶礼三宝所依,而心里观想礼拜上师。
尤其学密宗的人更要注意。有些世间人本
来对密宗就‚恨之入骨‛,一看到学密宗的人特
别讨厌,假如在家上师直接接受许多出家人顶
礼,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那很容易引发
他们的强烈诽谤:‚戒律里明明规定:出家人不
能礼在家人。你看这些密宗上师,什么规矩都
不懂,这么多出家人在下面顶礼,他还觉得受
之无愧。‛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家上师应当注意。
当然,如果无有所避讳的人,那就不必这么做
了。
若有人又想:‚如果对在家上师不能直接顶
- 23 -
礼,是不是所有的承侍都不应当做呢?‛
供养坐垫身起立,帮助上师做事等,
具禁戒者皆当行,不做顶礼断劣事。
对在家上师供养坐垫,见到上师来了马上
起立,帮助上师做事情等,是出家弟子应当做
的,而顶礼、洗脚等劣事则不应做。
在别人看得见的地方,出家人给在家上师
洗脚,及五体投地作顶礼,这很容易招致诽谤,
但除此之外的其他承侍,具禁戒的弟子都应当
尽力而为。
那么,对上师该做什么承侍呢?
上师没有来之前敷设坐垫,上师到达之时
起立迎接,全力以赴协助上师办事,供养财物
等承侍,都是弟子应该做的。《胜乐上释》云:
‚上师虽是在家身份或沙弥,然而,供养坐垫
等承侍需做,顶礼、洗脚等承侍不需为。‛佛在
续部中说:‚所谓的不顶礼上师,也是指除了讲
经说法以外的时间,在传法时前面陈设经书等
而作顶礼。‛《无垢光释》也对这两部论典的说
法进行了阐述。甚至《胜乐上释》中特别强调,
对于新受戒的金刚上师,同样应做礼拜等一切
- 24 -
恭敬之事。
声闻部本来对大乘就不承认,故而对此辩
论道:‚你们大乘经典中说,出家僧人可以对在
家上师作礼。但佛陀在经中明明规定了,顶礼
的对境是佛陀、佛像、佛经和那些戒腊高于自
己的僧侣,不能顶礼戒腊低的人。这两种说法
显然相互矛盾,因此大乘不是佛法。‛
《燃智论》8在驳斥这种观点时,旁征博引
了许多佛经和公案说明出家人可顶礼在家菩
萨,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比丘对在家金刚上师
顶礼并非不合理。但若任何时候都毫不忌讳地
这么做,则会引起某些人的非议,这样一来,
对佛教之根本的戒律必然造成危害。为了避免
这一点,作者才说不要直接对在家上师礼拜。
密宗《时轮金刚》中也承认比丘、沙弥、
在家人这样的顺序,但如果在家人真是证悟者,
沙弥和比丘对他恭敬顶礼是合理的。显宗也如
此承许,《百业经》中有很多公案均可证明凡夫
比丘对阿罗汉居士或阿罗汉沙弥可以顶礼。因
此,在不产生任何诽谤的场合中,持戒出家人

8 《燃智论》:又名《掌中论》,清辩论师撰著,法尊法师翻译。《菩提道
次第广论》中常引用此论。
- 25 -
仍需对在家上师顶礼。
此外,《无垢光释》中说:‚有出家金刚上
师在的时候,不能对在家金刚上师承侍。‛因
为二者毕竟在戒律上有差别,其密意是为了使
人们对戒律尤为恭敬,进而令佛法长久住世。
有些大德发表看法说:‚对在家身份或新出
家者不能顶礼,是就他们没做金刚上师之前而
言的。因为对金刚上师,连十方诸佛也要在三
时中顶礼,如果说出家人不能对他顶礼,就与
此种说法相违了。‛
但宗喀巴大师不承认他们的观点。因为上
面已经特殊说明了,出家人给在家上师顶礼要
分场合,为了避免世人诽谤,若有其他在家人
看,顶礼时要在前面放臵经书。然若按照他们
的观点,顶礼时间是在当金刚上师之前,那么
要不要对他顶礼?要不要给他洗脚?这里根本
没有作分析。此处阐明的是顶礼要分场合,并
不是说不能顶礼。倘若在家上师真正具有法相,
不仅仅是比丘,连十方诸佛菩萨都可以顶礼。
但若容易让别人产生诽谤,则最好不要直接作
礼。
- 26 -
戊三(观察恭敬对境与所依)分二:一、
师徒需要互相观察之原因;二、观察后当取舍
之理。
己一、师徒需要互相观察之原因:
那么,所恭敬的上师与能恭敬的弟子二者
在结为师徒关系之前,是否需要相互观察呢?
现在大多数人都不观察,今天刚来一个上
师要灌顶,很多人就趋之若鹜,根本不打听这
个上师到底怎么样。这可能是末法时代的一个
标志吧。法王如意宝也说:‚在末法时代,弟子
依止一个上师,就像饿狗遇到肉块般饥不择食,
不管它的味道如何。结上法缘之后,又开始观
察上师的过失,品头论足,甚至诽谤攻击。‛尤
其是汉族人,科技方面的智慧极其敏锐,令人
叹服,但依止上师方面特别特别笨,实在不敢
恭维。也许我的直言不讳会令许多人心生不悦,
但事实就是如此。印度人、藏族人都知道依止
上师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一定要经过长期观察,
对其来历知之甚详后才作决定,不可能刚来一
个人就马上去依止,这种规矩是史无前例的!
上师以及诸弟子,相同失毁誓言因,
- 27 -
是故勇士9先观察,上师弟子之关系。
上师在传授金刚乘教法之前,先要慎重观
察弟子是否堪为法器。同样,弟子在得受教言
之前,也要再三观察上师是否具足法相。如是
观察而抉择是否结为师徒关系。
现在藏传佛教的有些上师比较愚蠢,弟子
连加行都没修过,就随随便便给他灌顶传密法,
这是非常不合理的。除非你是真正的大成就者,
乔美仁波切说,即使弟子破誓言,对你也没有
任何染污。就像莲花生大士、法王如意宝那样,
不论弟子是否堪为法器,在他的境界中无有分
别,灌顶对大家都有利益。但你如果是凡夫人,
那必须要对弟子详加观察。
假如未经观察而草率结为师徒关系,由于
上师对非法器泄露密法,弟子也不能守护所承
诺的誓言,二者都有破誓言的可能性,所以相
互观察是有必要的。在观察的过程中,上师若
发现弟子不堪为法器,则不可传讲密法。《金刚
鬘讲续》云:‚犹如狮子乳,不应臵土器,大瑜
伽续部,切莫传非器。‛雪山狮子的乳汁不能盛

9 勇士:是指传授金刚乘教言的上师以及听受的弟子。
- 28 -
在土器中,否则会使土器裂开。同样,密法的
殊胜教言不能传给根基低劣的众生,否则一旦
他对密法生起邪见,就会毁坏他的相续。
见到未经观察而随意灌顶的严重过患后,
彼续中又云:‚十二年需察。‛上师和弟子之间
需用十二年来互相观察,倘若仍不了知,观察
的时间可以更久。大家应当牢记这个教言。以
前有个人给我打电话说:‚今天来了某某上师,
您认不认识啊?‛我说:‚你慢慢观察一下吧。‛
‚没时间啦!上师马上要灌顶,我正在外面打
电话,别人都已经进去了,再观察的话,顶就
要灌完啦——‛这样依止上师,肯定是不保险
的!

己二(观察后当取舍之理)分二:一、所
舍上师之法相;二、应依上师之法相。
庚一、所舍上师之法相:
若想:‚依止上师之前要观察他是否具备资
格,那什么样的上师不能依止呢?‛下面讲述
应舍弃的上师之法相:
具慧弟子切莫依,无有悲心憎恨害,
骄傲贪执爱炫耀,不护根门之上师。
- 29 -
具有智慧的弟子不能依止哪些上师呢?即
从‚无有悲心‛到‚爱炫耀‛之间所有过患样
样俱全的上师。
与上师结上法缘前,有智慧的弟子理应先
观察一年半载,对上师的人格、功德进行了解。
华智仁波切在《大yuan曼前行》中说,观察上师
的时候,主要看他具不具足菩提心。但这一点
比较抽象,以下的方法较容易观察,如果上师
全部具足,则绝对不可依止。
一、‚无有悲心‛:指不愿救度苦难有情。
无有悲心者,不堪为密宗的善知识,这是最关
键的,所以放在首位。对此,华智仁波切在《前
行》中一再强调,尤其是大乘上师,无论显宗
还是密宗,他的相续中一定要有无我利他、远
离自私的悲心。
二、‚憎恨‛:指嗔心十分强烈。稍有一点
不满意,就对弟子恶骂不断,拳脚相加。
三、‚害‛:指言行举止损害他众,比如杀
生、害众生,这种人肯定不具足上师法相。真
正有慈悲心的人,甚至心癫狂的时候,也不会
伤害众生。以前红原有一个疯子,他的神智完
- 30 -
全失常,平时的行为特别可怕——到处捡众人
的粪便装在口袋里,用来在帐篷外面围院子,
自己也睡在装满干粪便的口袋上。家人怎么样
阻止不了,只好给他单独搭一个帐篷,每天按
时给他送饭。这个人即使疯疯癫癫,但有一个
很好的习惯:走路的时候,若看到地上有小虫,
就一个个捡到路边,不让别人踩死。不知道这
是他往昔什么的习气,但有时候看来,有些精
神正常的人还不如一个疯子。
四、‚骄傲‛:指贡高我慢,傲气十足。
五、‚贪执‛:指爱财如命,一毛不拔。
六、‚不护根门‛:指三门放逸,不守诸学
处。
七、‚爱炫耀‛:指稍有功德,便向他人自
吹自擂,讲自己如何如何了不起。
以上七种过患,都是所舍上师之法相。此
外,《金刚空行次第》中也说:‚嗔恨具谄诳,
语言极粗暴,满足己功德,勿依此上师。‛
庚二、应依上师之法相:
那么,什么样的上师应当依止呢?
稳重平和具智慧,安忍正直无谄诳,
了知密咒续部事,具仁慈心通论典,
- 31 -
了达十种真如义,擅长绘画坛城事,
精通传讲密宗法,极具敬信根调柔。
对于具足‚稳重‛至‚根调柔‛等诸般功
德的上师,我们理应恭敬依止。
关于所应依止的上师之法相,《上师心滴》、
《大yuan曼心性休息》中也引用大量教证和理证
讲得很清楚。
从身语意三方面进行观察:
‚稳重‛,是指身体威仪严谨。
‚平和‛,是指语言温文尔雅。
‚具智慧‛到‚无谄诳‛之间,是指护持
意根。根嘎酿波尊者在《大幻化网释》中说:‚具
智慧‛指妙慧高;‚安忍‛指能堪忍他人的加害、
修行中的苦行、甚深法理;‚正直‛指以清净心
关爱一切众生;谄诳指对贪图名利而引发的贪
嗔等过患,想方设法予以隐瞒,本来没有功德
却装出一副功德具足的样子,‚无谄诳‛即无有
诸如此类的过失(但现在有些上师为了各种目的,
谄诳的行为比较多)。
‚了知密咒续部事‛,根嘎酿波尊者在《大
幻化网释》中说,是指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密咒
与妙药,以遣除魔障。巴瓦巴札在《金刚空行
- 32 -
续》解释说:‚所谓的密咒,是指八句等;续部,
指所有的妙药;事,即是功用之义;了知,则
为了如指掌。‛这并非要求上师会打针开药,
其密意是能依靠密咒和圣物等,将息增怀诛的
密宗事业运用自如。
‚具仁慈心‛,是希望众生远离痛苦的慈爱
之心十分强烈。
‚通论典‛,诚如《金刚帷幕续》中言:‚通
达一切诸学问。‛上师要对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精
通无碍,尤其是为了摄受各种根基的弟子,也
应当懂得世间法,假如对世间法一窍不通,则
无法调伏世间习气重的弟子,如果上师在世间
法方面有一定的威望,那弟子也不得不恭敬。
但这里主要讲的是通晓内明,即上师对三藏等
经论务必要通达,倘若只懂一点点,要想教导
弟子也比较困难。
‚了达十种真如义‛:上师要通达十种真
如,按照《金刚藏庄严续》的观点——‚二遮
遣仪轨,秘密智慧灌,降伏之仪轨,食子金刚
诵,猛修之仪轨,开光修坛城,即内十真如;
坛城与等持,手印姿势诵,坐式火施供,加行
与收摄,乃外十真如。‛十种真如有外十真如、
- 33 -
内十真如两种。
(一)、内十真如:
1、修法遮遣:是指如修持十忿怒金刚10来
遣除魔障。
2、佩戴遮遣:通过缮写护轮,并佩戴在身
上而遣除魔障。
这也是上师要精通的。不然现今末法时代,
各种违缘层出不穷,假如弟子一个个着魔了,
上师却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只念观音心咒远
远不够,而应当掌握遣魔的方法,令弟子不遭
受违缘。在这方面,法王如意宝特别善巧,学
院建立这么多年,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但这
么多的弟子仍能顺利地修持正法,若不具足善
巧方便,肯定无法成办。放眼整个世界,很多
人都想创办大型佛学院,但有时候违缘出现时,
自己实在无计可施,最终只能半途而废。
3、4、秘密灌顶与智慧灌顶:虽然此处只
提到了这两种,但实际上,秘密灌顶包括宝瓶
灌顶,智慧灌顶包括第四灌顶,因此,十真如

10 十忿怒金刚:《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上方是吽嘎日阿佛,东方是尊
胜佛,东南方是持蓝棍佛,南方是大威德佛,西南方是不动佛,西方是马
头明王,西北方是胜他佛,北方是甘露旋佛,东北方是三界尊胜佛,下方
是大威力佛。”
- 34 -
中已经宣说了四种灌顶。
5、降伏:指诛灭大大小小的怨敌及其护法。
6、做食子:指善于制作十五护方食子11等
食子。
7、金刚诵:指意金刚诵(意念诵)与语金
刚诵(出声念)。此外,《十真如》中还讲述了许
多增长咒语的念诵方式。
8、猛修:指得受灌顶的修行人,若具备清
净的誓言与戒律,由修法应该能得到成就,若
经过 18 个月修持仍未成就,则可依猛修法用金
刚橛来惩罚本尊。但一般不能用此法,这是特
殊密意的说法,我们不能直接理解其意义。
9、开光: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意思,大家
都比较明白,故不作解释。
10、修坛城:指观修智慧尊者的坛城,并
对其供养、赞叹,趋入坛城后接受灌顶、听受
开许。
这以上是内真如。关于此等详细内容,当
从《十真如》中了解。
(二)、外十真如:

11 念《系解脱》或《大幻化网》中的大修仪轨时,需要专门做十五护方
本尊之食子。
- 35 -
1、坛城:指有色、无色的坛城。有色坛城
指外在的彩画坛城建筑,无色坛城是内心的观
想境界,这在《大幻化网》中也有讲。
2、等持:指具有加行等本尊之瑜伽修法。
3、手印:是指印持本尊的手印等。
4、姿势:指诸本尊的足右伸等身形姿势。
5、坐势:指金刚跏趺坐等。
6、加行:指首先进行准备、迎请等,并作
供赞。根嘎酿波解释为,依靠息增怀诛四种事
业。
7、摄收:指末尾进行祈送智慧尊者。
在《金刚藏庄严续》的教证中,十种外真
如只讲了七个,还有 8、念诵,9、火施,10、
供养,这三者意义与前面相同,容易理解,在
此不加解释。
如果是下续部的金刚上师,必须要精通十
种外真如;若是无上乘的金刚上师,则必须对
十种内真如了如指掌。
‚擅长绘画坛城‛,是指对绘制彩粉图或彩
线图极为擅长。密宗金刚上师应掌握这些技巧,
因为制作坛城是密宗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灌顶、
- 36 -
火供等时常需要做一些坛城。
‚精通传讲密宗法‛,恰罗匝瓦译为‚精通
讲密之上师‛,这种译法好理解,意即对传讲密
宗道十分熟练。作为密宗的金刚上师,不管是
哪一个续部的教义、窍诀、修法,自己都要精
通,否则,没办法遣除弟子心中的黑暗。
‚极具敬信‛,是指恒时喜爱大乘法。对于
大乘法门,尤其是密乘,极为恭敬,具有稳固
的信心、甚深的信解。
‚根调柔‛,是指以正知正念守护根门,杜
绝散漫放逸的行为。有些上师在大城市中,最
初的行为显得调柔如法,但因无法摆脱尘世的
诱惑,逐渐与世人同流合污,使无数人对密宗
生起邪见,最终对密宗上师的形象也造成了极
坏的影响。
综上所述,具有智慧的弟子,所应依止的
上师要具备此等条件。假如不经观察就随便依
止,过几天又开始诽谤,这是愚者的一种行为。

不过,如前诸续中的上师法相比较复杂,
很难以逐一观察,因此,宗喀巴大师又将所有
的法相归摄为五条:
1、具有强烈的悲心。假如整天自私自利,
- 37 -
对众生的痛苦臵若罔闻,则不具上师的法相。
然而,真正生起悲心比较难。阿底峡尊者在藏
地时,有一在家弟子问尊者:‚到底怎样才叫悲
心强烈?‛尊者答:‚就像你对待儿子特雷果那
样对待亲怨不等的所有众生,此即为悲心强
烈。‛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有悲心,这完全是一种
增上慢,其实你对待其他众生的态度与你对待
父母、子女相比,简直相差甚远。《释量论》中
说,悲心成熟的界限是:一边有人用兵器砍割
你的身体,一边有人用檀香供养你,你应该对
两边的人一视同仁。而作为凡夫人,肯定有恨
之入骨和恭敬有加的差别,这就是悲心没有成
熟的标志。因此,用大乘教言衡量时,我们的
悲心微乎其微,不足挂齿。
2、于大乘有坚定的信心。这种信心不是一
两天的冲动,而是恒常稳固的信心。
3、对大小乘的经论无所不知。因为弟子的
根基千差万别,分别念也不尽相同,所以,上
师对一切显密教法及世出世间法都应通晓。
4、精通引导众生的道次第。对有缘众生进
- 38 -
行引导时,具足很多善巧方便,可显现各种相
来度化他们。
5、三门防护恶行、诸根调顺。身口意时时
以正知正念摄持,理应与普通凡夫人有所不同。
希望大家把这些教言铭记于心,如果学完
本论之后脑袋中空空如也,那就太可惜了。我
们即便不能精通全论,至少也要掌握重点,尽
量将这些教义融会于心。现在很多人依止上师
方面令人不太满意,依据经教来衡量,他们的
行为与佛法教义大相径庭,这样一来,虽然花
费了大量财力精力,但所依止的上师不如法,
自己的行为也不如法,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非常可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刚帷幕续》与《戒
源续》中都特别强调:金刚上师一定不能犯根
本戒。比如传小乘别解脱戒的阿阇黎,他的别
解脱戒必须要清净;传大乘菩萨戒的阿阇黎,
不能犯菩萨戒的根本戒。同样,传密乘戒的阿
阇黎,也千万不能破根本誓言,这是必不可缺
的条件。因此,前面所说的‚三门防护恶行‛,
应当放在首要位臵。
除此之外,金刚上师应当护持声闻之行为。
- 39 -
《金刚鬘讲续》中也说:‚金刚上师外在言谈举
止遵循别解脱的行为,内心喜爱甚深真义。‛意
即金刚上师的外在行为,理当遵循小乘别解脱
戒,以免他人对佛法生起邪见,但内心的境界,
应通达离戏大空性,不可耽执于别解脱戒的法
相。现在有些佛学院天天学戒律,行为上非常
如理如法,但内心中若没有通达缘起法,没有
大悲心,没有无上密法的修持,仅仅在行为上
约束是远远不够的。或者,有些密宗行人明明
没有达到一定的境界,行为上却冒充大成就者,
肆意行持降伏、双运,这也是不合理的。
作为一名金刚上师,外在的行为务必要以
小乘为主,而内心必须要有无上密法的证悟。
其实在密宗中,也承许具比丘戒的上师最殊胜,
具沙弥戒的上师次之,不具出家戒的密咒师为
最下等。如《时轮金刚本续》云:‚通达十真如
上师,其中比丘最殊胜,中等所谓之沙弥,在
家身份最下等。‛依此足以说明,守护别解脱
学处并具密乘戒的比丘,是修持密法最殊胜的
所依。
现在有些密宗行人,认为学了密宗以后,
- 40 -
完全舍弃‚低劣‛的小乘,一见到小乘行人就
特别讨厌,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他们,这是不应
理的。实际上在密宗中,比丘也是最殊胜的,
其次是沙弥,再次是在家居士。当然,证悟空
性者就另当别论了,但若没有证悟空性,则应
依此顺序排列。认为别解脱戒与密宗格格不入
的人,是因为对佛经最基本的道理一无所知所
致。我们也不难看出,这种人在末法时代比比
皆是。
假如没有遇到上述法相样样具备的上师,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修胜义续》云:‚浊世上
师功过相混杂,无有何时何地无罪者,详细观
察何者功德多,诸善男子皆当依止之。‛在五浊
恶世中,上师的功德与过失相互混杂,选出一
位功德全部圆满、过失全部断除的善知识,恐
怕比登天还难。但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
说,我们通过观察之后,纵然没有找到十全十
美的上师,也应当依止功德多一点、过失少一
点的善知识。
金刚上师是一切悉地的根本,诸续部中讲
述了上师应具足的许多法相。因此,想要摄受
弟子的人,必须了知身为上师所应具备的条件,
- 41 -
并力求具足这些功德。而对想依止上师的弟子
而言,也要努力寻找具全此等法相的善知识。
即便自己现在没有遇到,也要为将来能遇到而
积累资粮,做七支供等等,并虔诚发愿生生世
世值遇具有法相的善知识。
修行也是同样如此,比如出离心、菩提心、
空性慧等境界,我们若于即生中无法现前,也
要尽量积累资粮,以令其在来世生起。格鲁派
拉卜楞寺的蒋阳夏巴上师(贡唐仓仁波切上一世),
每天上午都供曼茶、修七支供而积累资粮,下
午看一些因明辩论方面的书。有天来了一位格
西问:‚像您这样的修行人,干嘛还要整天供曼
茶?‛他回答:‚我特别笨,即使今生中不能开
智慧,也要为来世多做准备。‛这位格西听后如
梦初醒,喃喃地说:‚我也很笨,看来只看书是
不够的,我也应该积累资粮。‛后来他在传记中
说,当时这一句话深深打动了他,改变了他的
一生。以前他总是耽著词句方面的辩论,除了
辩论和看书以外,平时什么都不做,但看到蒋
阳夏巴上师的行为,才意识到积累资粮的重要
性。
- 42 -
总而言之,我们了知上师的法相至关重要,
同时,也要知道弟子所应具备的条件。那什么
样的弟子值得摄受呢?《大幻化网》中云:‚喜
爱善法与修行,恒时恭敬上师尊,平时勤供诸
本尊,若具此德即弟子。‛真正的好弟子应该喜
爱善法,对上师恒时恭敬,平常勤修本尊。
尤其是恭敬上师十分重要。从前阿底峡尊
者的一个弟子,一边敲门一边直呼尊者的名字:
‚觉沃杰12,觉沃杰,给我传一个窍诀!‛阿底
峡尊者似乎没听到,并没有给他开门。他又大
喊一遍,屋里仍没有反应。直到他喊第三遍时,
尊者面现不悦地开门说:‚窍诀不是用大声叫喊
换取的,唯有以恭敬才能得到,我不给你传!‛
噶当派很多教言中经常引用这个公案。所以,
弟子要懂得对上师怀有恭敬。
关于应舍的弟子,如云:‚无有悲心怀嗔
恨。‛身为上师理应明白,具有此等过患之人,
以及与前述功德相反之人,都不能摄受为弟子,
不可以人情来摄受,或者盲目地认为:‚这个人
也有如来藏,应该摄受。‛只有具备条件的弟子,

12 “觉沃杰”意即阿底峡,直接意思是:“阿底峡,阿底峡,给我传一个
窍诀!”
- 43 -
才有资格得受显密佛法,所以按规矩办事相当
重要。而作为弟子,了解到弟子的上述功过后,
也当竭力断除过患、具备功德。

丁二(广说依师之方式)分二:一、杜绝
不恭敬;二、恭敬之方式。
戊一(杜绝不恭敬)分四:一、杜绝轻蔑
诽谤;二、杜绝扰乱师心;三、来世之果报;
四、彼等之摄义。
庚一(杜绝轻蔑诽谤)分二:一、总说;
二、别说。
己一、总说:
身为弟子若故意,轻蔑如是之上师,
则已轻侮一切佛,故彼恒时受痛苦。
作为弟子,如果故意蔑视和诽谤具足法相、
对自己有法恩的上师,则与轻毁十方三世诸佛
无异,此人的下场必定是堕入地狱,恒时感受
痛苦。
若问:怎么样轻蔑上师才会遭致恶报呢?
故意诽谤上师之人,必将感受苦果。当然,若
是无意中对上师不敬,说了带有诽谤性的语言,
并没有那么大的过失。颂中也明显提到了‚故
意‛二字。
- 44 -
那何人对上师诽谤有如是过失呢?当然是
已经成为弟子之人。假如没有接受过法恩,尽
管毁谤高僧大德也有重过,但并没有诽谤上师
的过失大。
诽谤的方式是怎样的呢?《吉祥胜续大疏》
中言,假如于上师面前口出不逊,说‚你是破
戒者‛、‚你整天懈怠度日‛、‚你特别特别笨‛
等等,要么当面侮辱,要么是背后谩骂,这些
过失都相当大,与诽谤诸佛菩萨等同。
当然,这里的上师,并不仅仅指灌顶上师,
其密意是指所有的上师,包括传授密法、传授
窍诀、传授忏悔法等上师,对他们也要恭敬有
加。如果对境是自己的上师,无论如何都要杜
绝不恭敬的态度,诚如贤德巴大师在《四百五
十坛城仪轨释》中云:‚所谓不应诽谤,是指即
便见到上师破戒等过失,也不应当不恭敬。‛
即使上师破了戒,小乘别解脱戒中说,弟
子也应于上师前以身作礼;密宗中说,对上师
也应当恭敬。那天有一个人问:‚我的上师已经
还俗了,今后我见到他该怎么称呼啊?‛我跟
他开玩笑说:‚那你称呼为‘老朋友’吧!‛有
些人对佛法一窍不通,见到上师破戒后,不要
- 45 -
说恭敬了,就连打招呼都不敢。
不过,现在社会非常复杂,有些上师根本
没破戒,只是对有些弟子过于慈悲、过于关心,
有些人就编造各种谣言——‚上师与某某人如
何暧昧,上师又对我做过什么‛,然后一传十,
十传百,结果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认定这个上
师是破戒者。这种现象当今非常多,而我们学
院中,男女众之间的纪律比较严格,相对而言,
谣言稍微少一点。但在外面大城市里,许多人
对佛法的道理不太懂,认为‚若声称上师与我
有关系,那我的名声自然会水涨船高‛,于是以
种种目的为出发点,到处宣扬上师与自己的关
系非同小可。
我们作为修行人,听到这些谣言时,最好
不要随声附和、人云亦云。无垢光尊者在教言
中说,有些人恶言诽谤上师时,应当想方设法
加以制止,倘若无有能力制止,则一边思维上
师的功德,一边用手捂住耳朵,不要听他胡言
乱语,切莫与此人亲密交往、畅所欲言。
尤其是个别女众,平时没什么有意义的话
题讲,两个人只要聚在一起,就口无遮拦地吹
- 46 -
嘘自己:‚听说某某上师是格鲁派的,特别特别
了不起,他曾对我如何如何好……‛本来,那
位上师弘法利生的事业非常广大,但很多人听
受谣言的影响,从此以后就认为:‚这个上师浪
得虚名,实际上道貌岸然,与女众的关系不清
不楚。‛如是凭空捏造、无端诽谤,对那位上师
的事业很不利,对你自己来讲,也是堕入金刚
地狱的因,与轻侮一切佛无有差别。

己二、别说:
那么,诽谤上师究竟会感召何等痛苦呢?
诽谤上师之弟子,患传染病危害病,
中邪瘟疫染诸毒,大愚之人依此死13。
遭受恶王及毒蛇,水火空行与盗贼,
妖魔鬼怪众所杀,堕入无间之地狱。
诽谤上师之人,今生将感召传染病、危害、
恶疾、中邪、瘟疫、中毒等痛苦,依靠这些致
人于死地的外缘而丧命。此外,还会遭受恶王
的惩罚、被毒蛇所害,以及被食肉空行、土匪
盗贼、凶神恶煞所杀,或者惨遭火烧、水淹之
非时横死,并且来世也将堕入地狱。

13 前四句偈颂,恰罗匝瓦译为:“诽谤上师大愚者,患传染病诸害病,中
邪瘟疫与毒物,依此外缘而死去。”这种译法比较通俗易懂。
- 47 -
诽谤上师所感受的痛苦,分为现世报应、
后世报应两种。‚患传染病危害病‛至‚妖魔鬼
怪众所杀‛,是指现世报应;‚堕入无间之地狱‛,
是指后世报应。
对于这些痛苦,宗喀巴大师一一解释为,
‚传染病‛:指除了瘟疫以外,其他无法忍
受的传染性疾病。
‚危害‛:指除了下文中的众生作害以外,
其余凶残动物的损害。
‚病‛:指除了传染病及瘟疫之外的其他疾
患。
‚中邪‛:指中了天魔、龙魔等。
‚瘟疫‛:指甚至一天也不能存活的不治之
症。(非典好像也没有这么严重。)
‚毒‛:即是合成毒等。
轻毁上师的愚蠢之人,因其滔天业力所感,
经常不由自主地遭遇上述苦缘。此外,还常常
遭受暴君刑罚、毒蛇噬咬、鬼魔作祟、盗贼抢
掠等痛苦,以及横死于水灾、火灾等中。现世
感受种种报应,来世也要堕入地狱受苦。
关于此等内容,《吉祥胜续》中也说:‚倘
- 48 -
若何者恶诽谤,等同诸佛之上师,彼人已谤诸
佛故,恒时遭受诸痛苦。受瘟疫毒合成毒,一
切空行所损害,凶神恶煞众所宰,最终堕落无
间狱。‛
庚二、杜绝扰乱师心:
何时何地永切莫,扰乱金刚上师心,
设若愚者如此作,定于地狱受炖苦。
自己的一切所为,任何时候也不能搅扰金
刚上师的心,而令其心生厌烦。假设有些愚昧
无知的弟子扰乱了上师的心,则将于地狱中被
煮、被焚。
我们平时的有些行为,稍微令上师不高兴,
那不算是真正的扰乱,通过忏悔可得以清净。
但如果让上师心生厌离,从此以后与弟子恩断
义绝、一刀两断,这才是扰乱上师的心。其界
限应当如此界定。
无垢光尊者在《七宝藏》中说,与上师有
极大矛盾的弟子,必定会招感地狱之苦,怎么
忏悔也无济于事。夏东上师14曾说,在‚文革‛
期间,尤其是 1958 年、1959 年,有些弟子不要

14 夏东上师: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善知识,现已圆寂。生前曾应北京高级
佛学院之邀,前去传讲宗喀巴大师的《事师五十颂释》。
- 49 -
说扰乱上师的心,甚至打上师、骂上师的现象
也非常严重,想起来特别可怕。在这种恶劣环
境中,假如上师生起厌离心,舍弃那些弟子,
这就属于扰乱上师的心。
由于此业力十分强大,因而必然要感受果
报。《般若八千颂大疏》15说:‚即使是定业16,
依靠四种对治力也可得清净。‛但若与金刚上师
有特别严重的矛盾,尤其是过了三年仍未忏悔,
那么,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也难以还净。
在一切密宗誓言中,上师与弟子的关系最为重
要,这方面大家务必要注意!
庚三、后世之果报:
佛经真实而宣说,诽谤上师之众生,
长久住于无间狱,此等恐怖地狱中。
佛陀在经续中真实宣说了,凡是诽谤上师
的人,都将堕入无间地狱等恐怖地狱,于未来
漫长岁月中饱尝剧烈的痛苦。
《三戒论》中也引用教证说,诽谤上师将
堕入金刚地狱。金刚地狱与无间地狱略有不同,

15 《般若八千颂大疏》:又名《现观庄严论疏》,狮子贤论师造。
16 这里是指除了依靠上师所造罪业以外的其余恶业。
- 50 -
无间地狱可称之为金刚地狱,但金刚地狱不能
叫做无间地狱。无间地狱归摄于显宗的十八地
狱中,而金刚地狱,则是密宗的特殊说法。
诽谤上师者,护法神不予以庇护,定然会
在地狱中长劫受苦。《金刚藏庄严续》云:‚恶
劣残暴大愚者,纵然去往四方处,一切智者不
护佑,因其造下恶业罪,被利矛等兵刃杀。‛《密
集续》中亦云:‚纵是造无间,此等弥天罪,然
入金刚乘,亦能得成就。存心谤上师,修亦不
成就。‛意思是,纵然造了显宗中最可怕的罪业
——五无间罪,但若入于金刚乘,被上师摄受
且授予灌顶后,也能清净此罪而获得成就,然
而若是存心诽谤上师,怎么样忏悔都无法清净,
今生必定不得成就。这个教证相当重要,希望
你们背下来。刚学佛的时候,最好能懂得此中
利害,不然学了一辈子佛,却一直诽谤上师,
到晚年想忏悔也来不及了。在闻思修任何法门
之前,很多大德首先让弟子学《事师五十颂》,
其原因也在这里。
《明灯论》17中说:‚即使一个人造了杀父、
杀母、杀罗汉、恶心出佛身血等五无间罪,以

17 《明灯论》:月称论师所著的《密集金刚》之注释。
- 51 -
及近五无间罪18、四根本罪,还有舍弃正法等罪,
死后会立即堕入地狱,但依靠上师的恩德,得
受圆满次第深法而修持,也可成佛。可是,若
最初恭敬依止上师,通过闻思了达诸法深义,
之后反以不屑一顾的口吻说:‘现在这个人还有
什么用呢?’以此侮辱上师。此类诽谤上师的
人,甚至与之共处,修行也不得成就,更何况
是其本人了。‛
这段话有两处要点:一、倘若证悟空性之
后诽谤上师,境界定会退失,最终无法解脱,
没有证悟的人就更不用说了。二、对于诽谤上
师者,无论是谁与之共住、受用财物,都不能
成就,他自己的下场就更不言而喻了。去年有
位金刚道友,看到一个人很可怜,就让他住在
自己家里。没想到,那人天天诽谤这个上师,
诽谤那个上师,后来他就害怕了,有一天晚上
说:‚好,你现在就离开吧,我不敢留你一起住!‛
然后半夜三更把他撵出去了。但这也情有可原,
诽谤上师的人确实比较可怕,所以,对上师一

18 近五无间罪:《俱舍论》中说,1)以邪淫侮辱既是母亲又是无学尼者;
2)杀住定菩萨;3)杀害有学圣者;4)夺僧和合食;5)以嗔心毁坏佛像、
佛经、佛塔。
- 52 -
定要观清净心。
以前法王如意宝整顿佛教时,有人就提出
非议:‚密宗有十四条根本戒,还有不计其数的
那么多誓言,为什么偏偏重视上师与弟子之间
的戒律?‛法王在课堂上引用《密集金刚》的
教证说:‚密宗虽有千千万万的誓言,还有十四
条根本戒,但诸续部中都强调了诽谤上师的过
患极大,其他任何一种罪业皆无法与之相提并
论。因此,务必要重视此戒!‛
大家都知道,舍法罪和五无间罪极其可怕,
二者是往生极乐的最大障碍,然诽谤上师的罪
业,比舍法罪、五无间罪还严重。因此,续部
中三番五次地强调:此等恶行,是掠夺一切悉
地、令受恶趣痛苦之根源。对此,我们一定要
特别谨慎。平日里,遵循因果规律而奉行,尤
其是对诽谤上师、扰乱师心的重罪之报应,应
当深深思维,进而产生毛骨悚然的畏惧感,深
知如是因定感如是果,对因果规律生起稳固的
定解。米拉日巴尊者临圆寂时,给众生留下的
遗言就是:‚诚信因果,乃佛法之根本‛。像他
这样超离轮回的大成就者,尚且不会轻视因果,
我们凡夫人就更要谨慎了。
- 53 -
当然,因果的境界并非凡夫人所能通达的。
正如《释量论》所言,超越我们境界以外的法,
必须要以教证来证明其无欺存在。毕竟在我们
的无明分别念面前,很多真理皆无法显现,但
因果规律是佛陀智慧的境界,我们没有理由不
相信。若对不能诽谤、扰乱上师之理只停留在
口头上,那么警惕这些恶行的谨慎,也就成了
空言虚语。有些人对轻蔑上师满不在乎,将守
护戒律也抛臵一旁,纵然口口声声说修道,也
只能是开启恶趣之门而已。
所以,我们学院有一条原则:不管是哪位
上师舍弃的弟子,学院都不会收留。因为对这
种人,哪怕给他传大yuan曼的最深窍诀,他就像
没有瓶底的瓶子一样,倒入任何甘露都不会驻
留半滴。有些人与一位上师出现矛盾又不愿忏
悔,即使跑到另外上师前寻求庇护,自己的修
行也没有希望了。按照世间的规矩,若不愿意
跟随一个人,可以舍弃他而跟另一个人,但这
在佛法中无法成立。因此,大家在依止上师之
前,必须要先详细观察,一旦已经依止了,就
绝对不可以诽谤上师、扰乱上师。
- 54 -
值得提醒的是,我们若想修道成就,必须
以清净的誓言与戒律为基础。《金刚藏》中云:
‚何人诽谤阿阇黎,彼纵舍弃愦闹眠,千劫之
中勤修持,诸续殊胜之修法,亦成修行地狱因。‛
诽谤上师的人,就算远离一切愦闹与睡眠,前
往寂静的地方,于一千劫中精进修持殊胜密法,
其结果不仅无法成就佛果,反而统统成为地狱
之因。《胜乐根本续》亦云:‚精进入定修行者,
应当恒时护誓言,失毁誓言虽得受,坛城灌顶
不成就。‛舍弃誓言而诽谤上师的人,即使于其
他上师面前得受灌顶,但也根本不可能成就。
在藏地也有这种情况:有些僧人与金刚上
师有明显矛盾,被寺院开除之后,到一个陌生
的地方,以财物供养另一位上师,并得到上师
摄受。他认为从此可以高枕而卧了,却不知,
即便大家不清楚,因果也不会放过他。还有些
人明明是破誓言者,在‚文革‛期间对自己的
根本上师,不仅骂过、诽谤过,还用石头打过,
甚至特别丧心病狂,拿自己的不净粪喂上师吃。
后来佛教政策恢复了,别的道场不肯收留他,
他就到很远的地方去依止其他上师,并认为自
己有成就的余地。其实此举只不过是自欺欺人,
- 55 -
因果是不会逃脱的。因此,大家在依止上师的
过程中,领悟取舍要点非常重要!

庚四、彼等之摄义:
是故一切精勤者,永远亦莫恶言谤,
智慧高超不炫耀,贤德金刚阿阇黎。
恶语诽谤上师的过患极其严重,因此,有
智慧的弟子永远也不要诽谤智慧超群、功德含
而不露的金刚上师。
有些弟子不敢当面诽谤,但经常在背后说:
‚嗡班扎尔萨埵吽,这个上师如何如何坏……嗡
班扎尔萨埵吽。‛好像‚嗡班扎尔萨埵吽‛是诽
谤上师的前行一样。既然你知道念‚嗡班扎尔
萨埵吽‛,那又何必这样说呢?
有些人很想变成一位好修行人,一门心思
地勤求最深法门,但行为上根本不会依止善知
识。因此,作者以慈悲心谆谆教诲大家:何时
何地也不能诽谤自己的金刚上师。
不仅自己不能诽谤金刚上师,纵然是其他
人诽谤时鼎力相助,或者与其深交、共住,如
前所说,也会成为自己成就的一大障碍。别人
诽谤上师的时候,有能力则应当尽量制止,如
- 56 -
果没有能力,也不要与他吵架打架。在我们学
院中,有些道友人格不好、喜欢诽谤上师,很
多金刚道友都比较怕他,不敢与之接触。这种
人的嘴巴很造业,在他口里没有一个是好人,
他从来不说轮回不好,而只说上师不好,他对
轮回的厌离心是没有的,对上师的厌离心却很
强烈。《大幻化网》中云:‚诽谤金刚阿阇黎,
甚至梦中亦勿见,何人诽谤上师尊,遭受一切
邪魔擒,作诸恶劣残暴事,智者应当恒远离。‛
对这种诽谤上师的人,我们不要说白天,就连
梦中也不想见到。
戊二(恭敬之方式)分八:一、供养供品;
二、视为佛陀;三、依教奉行;四、如何对待
上师之物品及眷属;五、临时的一切行为;六、
身语承侍之差别;七、断除我慢;八、不能自
作主张。
庚一(供养供品)分四:一、为清净不恭
敬之过而供养;二、供养所拥有之一切;三、
如是而为之合理性;四、守护三誓言之方式。
辛一、为清净不恭敬之过而供养:
称心如意之供品,恭敬奉献上师尊,
依此今后不遭受,瘟疫病等诸损害。
- 57 -
以称心如意之供品恭敬呈献上师,这样一
来,以后不会因曾诽谤上师而遭受诸多损害。
假如自己肆无忌惮地轻辱过上师,上师仍
健在时,为了忏悔罪障,则应将最合心意的东
西敬献上师,如此一来,前面所说的瘟疫等损
害就不会出现。《吉祥胜续大疏》及《四百五十
坛城仪轨释》中,对轻毁上师的恢复方法都有
论述。
以前我一讲到这里,下完课以后,很多道
友就把自己最喜欢的念珠、衣服、碗都拿来了,
每次讲这些内容,很多人好像突然醒过来一样,
赶紧把家里的东西统统搬到我面前。今天你们
不要这样,我不接受什么供品,而且我也不算
什么上师,假如你们真想忏悔,那可以到金刚
萨埵面前忏悔。若实在想对我作供养,那我要
你们的法供养,把《俱舍论》或者《入行论》
背下来,可以算是你的忏悔,这是我最喜欢的
供品。
昔日世亲菩萨诽谤过无著菩萨,当他醒悟
之后,决定割下自己的舌头作忏悔,无著菩萨
制止道:‚你割掉舌头也没有用,要想忏悔清净,
- 58 -
理当造一部弘扬大乘的论典。‛同样,你们想忏
悔的话,也应当用法供养作为供品。有些人曾
经诽谤过上师,听完《事师五十颂》之后,马
上跑到上师面前:‚啊!我完蛋了,上师您老人
家一定要接受我的供养,我过去说过您的坏话,
所以,今天我要把最好的裤子供养给您!‛这样
的话,上师也不一定用得上。所以,你们无论
想对哪一位上师忏悔,最好是用闻思修行作供
品,法供养是三种供养中最殊胜的供养——我
先在这里提醒一下,不然的话,害怕你们又……
辛二、供养所拥有之一切:
于自誓言阿阇黎,难施儿子与妻子,
自之生命亦恒献,何况不定之受用?
为令上师欢喜,甚至难以施舍的妻子、儿
子以及自己的生命,也可毫不吝惜地供养,何
况是无常不定的受用、财产那些身外之物了。
关于‚自誓言阿阇黎”,有人说是赐予自
己誓言的上师,有人说是守护自己誓言的对境
上师19,虽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此处依照
《吉祥胜续大疏》中言:‚所谓恒时守护自之誓

19 因为依靠上师而守护誓言,所以对境是上师。
- 59 -
言,自己之殊胜本尊身语意之金刚,即自己之
誓言。‛‚自之誓言‛即指自己的本尊瑜伽,与
殊胜本尊的身语意无二无别的上师就是自己的
誓言阿阇黎。
如果弟子是在家人,为了取悦上师,即使
是一般人难以割舍的妻子儿女,甚至自己的生
命,也应该供养上师,何况是无常变动的财物
了。《桑布札续》亦云:‚自之妻子女,仆人及
姐妹,顶礼而供养,自之诸财物,智者献上师,
今后我甘愿,供您做仆人,如是而呈白。‛当然,
诽谤上师若没有超过三年,依此方式也可忏悔
清净,但过了三年,想忏净是非常困难的。

辛三、如是而为之合理性:
无数俱胝劫之中,亦难证得佛陀果,
于诸具足精进者,上师即生亦赐予。
无量俱胝劫亦难获得的正等觉佛果,金刚
上师在即生中就能赐予,因此,有必要令上师
心生欢喜。
为什么要对上师不顾一切地供养呢?因为
在千百万劫中也难以得到的佛果,金刚上师即
生中就能赐予,因此,作为希求佛果的修行人,
- 60 -
为什么不恭敬供养上师呢?米拉日巴等很多大
德也是以这种方式依止上师,最终获得了佛果。
那么,如是圆满佛果赐予何人呢?赐予那
些特别精进、极有毅力、对上师具信心的有缘
弟子,不可能人人都得到。懈怠懒散者不能成
就菩提,也完全是自身的过患所致。
‚亦赐予‛中的‚亦‛是说,既然佛果都
能赐予,那么给予所有的共同悉地,更是不言
而喻了。
辛四、守护三誓言之方式:
恒时护己之誓言,恒时供养诸善逝,
恒时亦供上师尊,上师等同一切佛,
欲求无尽果位者,自之稍许悦意物,
至极珍爱物品间,悉皆供养上师尊,
供养上师即等同,恒时供养一切佛。
供养上师乃福田,积累资粮成佛果。
自己本尊之身语意的瑜伽修法,对此应当
恒时守护。为了圆满资粮,理应恒时于一切善
逝前,供养遍布虚空界的内外供品。同样,也
要敬献上师,因为上师是与诸佛相同的福田。
若欲希求虚空般无有穷尽的法身果位,则应以
自己稍合心意直至特别珍爱的物品供养上师。
- 61 -
如是恒时供养上师,等同于恒时供养一切佛,
依此不断积累资粮,可迅速获得佛果的殊胜悉
地。
‚恒时护己之誓言‛:我们应当恒时守护誓
言——本尊身语意的瑜伽修法。所谓的‚恒时‛,
贤德巴大师解释为:安住于无尽善法与所护戒
律中,如如不动。
昨天有一个居士出家了,他可能八十多岁,
自 1988 年起,学院每一次开法会他都来参加,
基本上没有间断过。他对行持善法的这种恒心,
的确令人佩服。希望大家尤其是年轻人,不要
今天想这个、明天想那个,今天拜这个上师、
明天朝那个寺院,心不定的话,一直随着外境
转,修行很难以得到成就。
‚恒时供养诸善逝‛:为了圆满自己的资
粮,我们要恒时于金刚萨埵等一切佛陀前,供
养遍满虚空、琳琅满目的供品,这对修行人来
讲不可缺少。
‚恒时亦供上师尊,上师等同一切佛‛:同
样,也要对上师恒时作种种供养,因为供养上
师与供养十方诸佛等同。因此,凡供养诸如来
- 62 -
的供品,同样也要供养上师,概括而言,如前
所说的曼茶、内外所有供品及一切财物,要恒
常供养上师。
为了获得今生来世的安乐,具慧弟子一定
要供养上师,倘若已承诺供养而未供养,此过
失则相当大,定会堕落于饿鬼、地狱。《金刚藏》
云:‚具慧金刚之弟子,倘若欲求诸安乐,当以
信解心供养。若心中想未供养,或已承诺未供
养,则定投生饿鬼界,以及地狱毁自己。‛
前段时间,有人供养我一对女人戴的耳环,
我也没有办法用,就想供养门措空行母。后来
想她也用不上,干脆送给喜欢打扮的在家人吧。
但那耳环价值昂贵,好像又舍不得给人。想来
想去,猛然忆起这个教证——已承诺供养的东
西,若食言则过患极大。于是不管怎么样,昨
天还是供养了门措上师。我想她也不一定欢喜,
但东西比较昂贵,我舍不得给在家人。别人以
信心供养的,又不能随便浪费了,把它砸碎为
佛像装藏的话,也不知道装什么佛像。实在没
办法处理,就供养给上师了,上师肯定有办法。
假如你想供养上师,就一定不能食言而肥。
有些人本想供养一百块钱,后来有点舍不得,
- 63 -
就供养了五十块钱,如此过失比较大。所以,
你要供养的话,数目最好先别决定,到时候再
说。否则,人的分别念变来变去,今天想供养
最好的东西,明天可能又舍不得了。
原来有一个北京的大施主,他发愿每年供
养学院 15 万元开‚持明法会‛。但供养两年之
后,净土宗的几个法师劝他说:‚你这样太浪费
钱了,藏传佛教不如法,他们喜欢吃肉,跟豺
狼没有差别……‛他觉得似乎言之有理,信心
就开始动摇了——‚对!我以后再也不供养了!‛
但近年来,他对学院又重拾信心,前不久给我
打电话问:‚我原来承诺的供养还要不要做?‛
我说:‚学院开法会肯定不缺钱,但既然你承诺
过,还是尽量供养吧,这样对你好一点。‛(以前
学院刚建立时,开法会能喝一碗稀饭,大家觉得很幸福。
但现在每次开法会,稀饭多得不得了,大家也不像以前
那样爱喝了,昨天都剩下一半锅,我们到处求人买,但
不要说买,白送的话,好多人也不要。)他说:‚那我
算一算,这几年我迷糊了。从 1998 年算起,每
年 15 万的话,现在已经 105 万了!‛不知道他
还会不会供养。其实钱倒不重要,最重要的是
在短暂人生中,能与三宝结上善缘,净除自己
- 64 -
的罪障,进而生起菩提心。
‚欲求无尽果位者,自之稍许悦意物,至
极珍爱物品间,悉皆供养上师尊‛:若想获得具
无尽功德的法身果位,则要把凡是自己喜爱的
东西,从小到大,全部供养上师。上师为了断
除弟子的贪爱之心,也应当欣然纳受。弟子拿
一条哈达时,上师不要吓得到处跑,为了断除
他们的贪心,接受又怕什么呢?有些弟子对钱
特别喜欢,供养上师时在哈达里包 100 元钱,
一直提醒上师:‚钱、钱、钱!钱在哈达里面!‛
其实上师不一定执著钱,毕竟钱是身外之物。
有些上师见到钱怕得不得了,有些贪得不得了,
其实随缘比较好,为了断除弟子的贪爱之心,
不管他们供养黄金、钱财还是哈达,都可以一
一接受。
《桑布札续》中云:‚尽己所有喜爱物,以
无贪求之净心,悉皆供养上师尊。上师亦具大
悲心,为遣弟子之贪执,以利彼心而接纳。‛此
中说,上师不能不接受供养,但也不能特别贪
执供养。有些人观察上师时,主要看他接不接
受供养,认为不接受供养的肯定是好上师,但
若特别喜欢钱财、黄金,那绝不是好仁波切。
- 65 -
美国和台湾很多信徒都这样认为。其实,好上
师对接不接受供养不一定很执著。只不过有些
弟子特别执著,有时为了一点供养而争执不休,
这也没有必要。
你们对我个人,希望不要有任何供养,否
则我也没办法处理。我在课堂上说过很多次了,
不管是钱还是其他物品,大家都不要拿来。我
屋子里若什么都没有,过一个比较清净的生活,
确实很舒服。否则,下课接待的时候,为了这
一点供养而推来推去,也是很麻烦的事情。你
们要想供养我的话,法供养是最好的,这点务
必要切记。
以前印度和藏地的高僧大德,对供养的态
度各不相同:有些上师对弟子分文不取;而有
些要供养黄金才肯传法,从大德传记中也可以
看出,藏地很多人要准备足够的黄金,才前往
印度拜师求学。当然,这也是上师调化弟子的
善巧方便,故不能一概而论。
‚供养上师即等同,恒时供养一切佛,供
养上师乃福田,积累资粮成佛果‛:恒时供养上
师,等同恒时供养一切佛陀。上师是积累资粮
- 66 -
最殊胜的福田,依此可轻而易举地圆满资粮,
迅速获证佛果的殊胜悉地,那么其他成就更不
必说了。为什么上师是积累资粮最殊胜的福
田?因为修行者所希求获得的成就,从无因及
不符之因中不可能产生,而必须依赖于相同之
因。所谓的相同之因即是多积资粮,而资粮也
只有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师才能轻而易举地圆
满。
我们就算没有供养其他一切对境,也要唯
一供养诸佛之总集——上师,只要能令上师欢
喜,即可迅疾圆满资粮而成佛。龙猛菩萨在《五
次第论》中也说:‚舍弃一切供养后,唯一供养
上师尊,令彼生喜将获得,遍知殊胜之智慧。
供养至高无上者,上师金刚萨埵尊,彼者有何
未积福?有何未修之苦行?‛

己二(视为佛陀)分二:一、视为佛陀;
二、于师身影等亦禁止不敬。
庚一、视为佛陀:
具有慈悲慷慨施,戒忍功德之弟子,
上师与佛金刚持,切莫观为异体也。
上师作为积累福德的福田,等同于诸佛。
因此,合格弟子决不能将金刚上师与金刚持佛
- 67 -
观为异体,而应将上师视为金刚持佛。
金刚持佛,就是报身佛——法身佛是普贤
王如来,报身佛是金刚持佛,化身佛是喜金刚。
或者说,金刚持佛是普贤王如来的异名。对上
师有信心的合格弟子,应把上师看作金刚持佛。
我以前也讲过,堪布阿琼的很多传承弟子,从
来不直呼上师的名字,而是称上师为‚阿琼多
杰羌20‛,把上师视为金刚持佛。而且一提起上
师,他们就开始合掌。若对上师有这么大的信
心,那上师所传的教言对自相续必定有利。
所谓的‚合格弟子‛,要具足下述功德:1、
有大乘根本的慈悲心;2、慷慨博施,没有自私
自利的执著,能将身体、受用及一切善根回向
众生;3、守护清净戒律,纤尘不染;4、能忍
辱负重,对众生的邪行、修行中的苦行无有厌
烦。
合格弟子理当将上师视为佛陀,这在诸续
部中均有宣说。《密集续》云:‚《密集金刚》之
灌顶,是赐予一切佛陀身语意之灌顶,授予此
灌顶的金刚上师,诸佛菩萨当视其为菩提心金

20 多杰羌:藏语,意为金刚持。
- 68 -
刚(金刚持佛)。为什么呢?因为上师与菩提心无
二无别。‛这里是以密集金刚灌顶为例,实际上,
其他续部的灌顶——金刚萨埵、时轮金刚、大
圆满等等,也包括在内。灌这些顶的上师都是
金刚持佛的化身。
至于上师方面,只提到了灌顶上师,其实
也包括传授续部、传授窍诀等金刚上师。《大幻
化网》在最后教诫守护时说,谁能无误传授《大
幻化网》,谁就是真正的普贤王如来,如云:‚若
以通达此理,无误宣说于他众,彼乃与吾普贤
如来无有分别。‛以《大幻化网》为例,其实传
授任何密法的上师,都跟佛陀没有差别。
当今时代,众生无法直接现见佛陀,于是
诸佛现为金刚上师而普利无边有情。夏东上师
讲《事师五十颂释》时也说,由于众生福报非
常浅薄、业力非常深重,即使诸佛菩萨来到面
前,也是相逢不相识,就像无著菩萨业力未尽
之前,把弥勒菩萨看成母狗一样。
我们闻思修行时,应该懂得一点历史。有
些人说:‚只要懂因明、俱舍或者密法就可以了,
有关的历史不太重要!‛但我认为,不管你学显
宗还是密宗,理应多看高僧大德的传记,因为
- 69 -
传记中有许多世间和出世间的教言,以及当时
的社会状况、生活习俗、历史背景等。所以,
我喜欢翻译一些传记,让大家懂一点历史。尤
其是我翻译、撰著的法本前面,一般都附有对
作者的介绍,让大家了解作者的殊胜功德,从
而对法本生起信心。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看
书根本不观察作者,只是一个劲儿说:‚这本书
很好看、很好看!让我受益匪浅。‛结果连作者
是谁也搞不清楚。
我平时很喜欢看历史书,《青史》、《印度佛
教史》、《布敦佛教史》现在都有汉译本,你们
若能经常翻阅,对藏传佛教的来源清净会生起
极大的信心,这样一来,自己的定解不容易退
转。如果你什么历史都不懂,对很多深法就会
生不起诚信,《日月吻合续》中云:‚若未宣说
历史义,于此大密了义教,将有不诚信之过。‛
因此,了解佛法与高僧大德的历史相当重要。
承接前文,贤德巴大师在《密集续注释》
中说:‚将上师视为佛陀的目的,是为令弟子对
上师与金刚持佛生起同等信心,使自身本为金
刚持佛的佛慢坚定不移,以及无勤积累资粮,
- 70 -
从而速得成就。‛所谓的金刚上师,是金刚持佛
为了饶益天下众生,而化现的平凡身相,《金刚
帷幕续》云:‚所谓金刚萨埵者,示现金刚上师
相,念利一切诸众生,现为平凡之身相。‛所以,
我们应当将上师看作五部佛,如此可增上功德
智慧,杜绝审视过患的心理。
我们若经常观察上师的功德,就能断除对
上师的邪见,依此而成为自己成就之因;假如
时时着眼于上师微不足道的过失,无疑会成为
成就的一大障碍。如果我们想观察上师的过失,
则要当下制止,并励力精进忏悔,反反复复忆
念上师的功德,如是久而久之,便可对上师生
起稳固的信心,这是行之有效的一种甚深方便。
庚二、于师身影等亦禁止不敬:
畏惧如毁佛塔罪,师影尚且不应跨,
鞋子坐垫乘骑等,不能跨越何须言?
经中说,毁坏佛塔属于近无间罪,践踏上
师影子的罪业与之相同。因惧怕这般严重的罪
业,上师的身影尚不可跨越,更何况是鞋子、
衣服、碗等其他用具了。
不过,现在很多人不懂佛法,且不说上师
的影子,就连上师的法本也一点都不在乎,自
- 71 -
己在上面跨来跨去、跳来跳去。以前法王去新
加坡时,有几个居士说:‚我们要给上师按摩。‛
就在上师的衣服上踩来踩去。索敦管家见到后,
很不满地说:‚这些人像牦牛一样特别笨,怎么
敢踩上师的衣服?‛据说现在还有些人踩上师
的身体,说是:‚我用脚压着您的身体,是最好
不过的按摩疗法。‛然后一直站在上师的身上。
其实,跨越上师影子与毁坏佛塔罪业相同,
《大幻化网》中说:‚不跨上师之身影,经说等
同毁佛塔。‛关于践踏上师影子等的过患,《金
刚帷幕续》云:‚上师伞与影,履垫与枕头,大
愚者若跨,彼堕剑叶狱。‛《金刚空行续》亦云:
‚上师卧具垫,履伞衣装等,一切所用物,身
影皆勿跨。轻侮亦不应,倘若如此为,诸时受
痛苦,失义离福德。‛
但在情非得已、非跨不可的特殊情况下,
功德光在《戒根本论〃卧具事》中说:‚为三宝
而清扫涂墁,可边诵经堂偈子,边跨越佛殿、
佛像、佛塔与中柱之影。‛比如你在打扫经堂时,
为了清除佛像等影子下的灰尘,可念诵偈子:
‚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
- 72 -
作如是观21。‛然后,跨越影子也是允许的。依
此类推,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一边诵咒,
一边跨越上师的影子等。但是无垢光尊者在《如
意宝藏论》中说:若不得不跨越上师的影子、
坐垫、乘骑等,则必须先经上师开许,才不会
有任何过失。
对这个道理,有些佛教徒根本不懂,或者
即使懂也不在乎,反而有些非佛教徒比较重视。
大概在十几年前,有一次法王参加色达县政协
会议,法王是政协副主席,他老人家讲完话后,
下一位是戈洛局长(现已退休)发言,他上去以
后,刻意将上师的椅子放在一旁,自己坐在另
一把椅子上,以示对上师的恭敬。当时我们在
下面看到后,内心很有感触:‚这个在家人在政
协会议上尚能如是取舍,而有些自称佛教徒的
人,真的远远不如他!‛
在显宗中,一边念偈子一边跨越是有开许
的。而密宗中,关于这么做无有过失的道理,
宗喀巴大师在《戒说论》中有叙述,希望大家
有时间多参阅一下。

21 摘自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所译之《金刚经》,即鸠摩罗什所译《金刚
经》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偈。但
前者的译文与藏文版本更接近。

己三、依教奉行:
大智慧者以喜心,听从上师之言教,
合理之事若无力,禀师无能为力也。
由依上师而获得,悉地善趣及安乐,
是故一切精勤者,切莫违背师言教。
智慧广大的弟子,对于上师所吩咐的事,
当以极大欢喜心依教奉行。对合理合法的事情,
自己若实在无能为力,则应清清楚楚向上师说
明。上师的言教,是加持弟子获得人天善趣与
解脱安乐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精进的弟子,
万万不可违背上师的言教。
有智慧的弟子,对上师吩咐的事情,应当
竭尽全力依教奉行。这样做并非是心不甘、情
不愿,而是以极为喜悦的心情去做。
那么,是不是上师吩咐的一切事都要去做
呢?不一定。对合理合法的事情,虽然上师已
经吩咐了,但由于自己身体不好、能力不够,
实在是无能为力,则应把情况原原本本跟上师
讲清楚,这么一来,不去做也无有过失。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们认为上师
吩咐什么,自己就要完全照办,即便是不如法
的事情,让我杀生也要杀生,让我偷盗也要偷
- 74 -
盗,根本没有观察过。其实,假设上师所吩咐
的是非法之事,与如来圣教相违,那应该将缘
由向上师讲清楚,自己不必去做。萨迦班智达
说:‚若与佛教不相合,上师之语亦放弃。‛嘉
花札巴在《吉祥密续总仪轨》中云:‚吩咐不善
业,陈述而放下。‛《戒律根本论》中云:‚若说
非法当制止。‛《宝云经》中亦云:‚于善法随从
而行,于不善法不随而行。‛
上师若让你做一件非法事,你可以跟上师
说:‚您老人家虽然这样吩咐,但我看到戒律中
对此严厉遮止,《宝云经》、《百业经》中也是同
样,所以不应该这样做吧!‛跟上师讲清楚之后,
自己不做也没有过失。但现在人对上师说的事
该不该做,根本搞不清楚,有些人认为:‚因为
是上师要求做的,明明知道造恶业,但也不敢
违背上师言教。‛尤其在大城市里,很多人依止
上师懵懵懂懂、一片迷茫,想依止上师而成就,
却又不懂依止方法。所以,你们有条件的话,
应该把《事师五十颂》大量翻印、广泛流通,
发给刚学佛的人和学佛多年的人,让他们在依
止上师的过程中,真正懂得如何取舍。
值得一提的是,假如上师强迫你做违背三
- 75 -
戒22的事情,比如,本来你受居士戒,但上师让
你杀生破戒;本来你是吃素的,但上师逼你非
吃肉不可;本来你是清净的出家人,但上师让
你做不如法的事情……虽说你不会去行持,可
无论如何不能以此为由,对上师生起邪见,甚
至信口开河指责上师的过失。当然,做弟子的
一定要有智慧,必须看清上师的要求究竟是否
如法,如果你认为不如法、而实际上很如法,
这也是不应理的。
概而言之,按照《事师五十颂》的观点,
上师若让你做非法事,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绝。
但我在《旅途脚印》中也提到了其他公案,说
个别大成就者让弟子做一些非法事,依此弟子
可迅速消除业障,获得无上成就,这种情况也
是有的。不过,当今很多假活佛均以此为理由
欺骗信众,以上师名义强迫弟子做各种非法事,
让十几年吃素的弟子‚开荤‛,说不吃肉就破戒
了,这些现象比较可怕,完全是毁坏自他之因。
但不管怎么样,对上师吩咐的如法之事,
弟子均不能违越,应当全力以赴地去做,不要

22 三戒: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
- 76 -
以种种借口推辞。因为人天善趣及解脱安乐等
一切的一切,均是由依止上师而获得的。而上
师的言教,是加持弟子的主要入门法。因此,
作为弟子,千万不要违背上师的言教。关于违
背教言的过患,《金刚帷幕续》中云:‚尔时得
受胜灌顶,弟子若违师言教,此世之中亦受苦,
后世之中堕地狱。‛
《金刚帷幕续》云:‚众生导师阿阇黎,一
切佛陀皆赞叹,彼为吾等之父母,心中如是作
思维。如此而行何以故?一切善逝佛宣说,金
刚心与正等觉,金刚法与威严尊,马头明王之
悉地,依靠上师不难得。眼药成就与神行,宝
剑成就及土行,丸药成就与飞游,隐身以及金
丹术,此等共同之成就,依令师喜速获得。是
故上师之面前,一切善逝降临礼。‛纵然是三界
中至高无上的佛陀,也会在上师面前顶礼。因
此,修行人要想成就共同悉地、殊胜悉地,必
须依靠上师而获得。
己四、如何对待上师之物品与眷属:
上师财物护如命,师爱之人亦如师,
师之眷属如亲友,专心致志恒思维。
对上师的财物,理当如生命般保护;对上
- 77 -
师的明妃、子女,应等同上师般恭敬;对上师
的侍者等眷属,则当视如亲友般爱护。于此要
恒常专注一心地思维。
对待上师的财物,我们应像爱重自己的宝
贵生命那样,不惜代价予以保护。作为凡夫,
每个人都十分珍爱自己的生命,除了菩萨愿意
付出生命去利益众生外,其他众生为了保护自
己的生命,宁可付出一切财产、地位、权利,
乃至蚂蚁以上皆是如此。
但非常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不了解生命
的可贵,经常杀生害命,肆意践踏他众的生命。
因此,从生命可贵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大力提
倡放生,哪怕一个月中从砧板上救下一条鱼,
或者从罗网中放飞一只鸟,此功德也是无量的。
其实放生并不难,只不过很多人因从小的教育
所致,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不懂
此举对前世后世的意义所在,因此,大家首先
要对前后世有一定了解。
以前我讲过《前世今生论》,不知道你们学
得怎么样,但我们这里附近的有些领导,从这
本书中获得了很大利益,我去办事情的时候,
- 78 -
常在他们办公室看到这本书和《佛教科学论》。
与他们相比,有些佛教徒对此却心存疑惑,根
本不相信前世后世存在。因此,大家应该多看
这方面的论典,对业因果的关系尽量搞懂,这
样才能对生命的可贵生起定解,进而明白放生
的重要性。
此处的意思是,弟子对上师的财物理应护
之如命。如果上师是在家人,对上师爱重的儿
子、明妃等,也要像对待上师那样恭敬。不过,
上师若是在家身份,则很容易遭人议论诽谤。
很多人对出家上师非常恭敬,但如果上师是在
家身份,即使行为十分如法,部分弟子也不一
定起信心。因此,希望我们学院培养出来的人,
以后都是出家身份的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之
所以在末法时代以出家相来度化众生,从传记
中也看得出来,是因为以此形象来利益众生,
对佛教的弘扬会起到很大作用。
此外,对上师的侍者等眷属,也要像对待
亲友一样慈爱。对这些道理,弟子理当恒常专
注地思维。
己五(平时之一切行为)分三:一、禁止
非理之行为;二、依止合理之行为;三、宣说
- 79 -
其他所禁止之非理威仪。
庚一(禁止非理之行为)分二:一、上师
能见近处之威仪;二、上师能闻近处之威仪。
下面所讲的威仪非常重要。一个人是否依
止过上师,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可一目了然。没
有依止过上师的人,连基本的规矩都不懂,就
像没有上过学的文盲一样。因此,有智慧的弟
子理应懂得依止上师之法。

辛一、上师能见近处之威仪:
坐于高垫与先行,头上带有围巾等,
双足放于坐垫上,双手叉腰皆莫为。
上师如若已起身,切莫躺卧与端坐,
恒时圆满而精通,此等承侍上师事。
随意口吐唾液等,坐垫之上伸双脚,
轻拍缓捶与辩论,上师之前皆莫为。
搓手唱歌与跳舞,弹奏乐器亦莫为。
在上师面前,弟子不能坐在高高的坐垫上,
不能走在上师前面,也不能戴帽、缠头等。上
师未上座前不应先坐,上师席地而坐时自己不
应坐于垫子上。在上师前,手不能叉在腰间。
上师站起来时,自己不能坐着或躺着。应恒时
精通侍奉上师的事宜。面对上师时不能吐唾沫
- 80 -
等,坐着时不能伸足、相互捶打,也不能与人
激烈辩论。双手揉搓、唱歌跳舞、弹奏乐器,
平时不能在上师面前做。
以上宣说了在上师所见地方应持的威仪。
具体而言,
1、在上师面前,不能大模大样地坐在高高
的坐垫上,但坐于一般坐垫上并未遮止。
2、行走时,不应大摇大摆地走在上师前面。
《金刚藏庄严续》中云:‚前行与伸足,正规不
应为。‛《大yuan曼前行》中也说:‚如果走在上师
的前面,后背就会对着上师;倘若走在上师的
后面,也会有踩上师脚印的可能性;假设走在
上师的右侧,又会处在首席之位。因此,应当
在上师左侧稍后的位臵恭敬随行。‛
3、在上师前,也禁止缠头、戴帽子。《金
刚藏庄严续》云:‚头缠围巾持刃杖,上师之前
不应为。‛有些佛教徒不懂此理,见到上师、听
闻佛法时,帽子一直戴在头上,这是不如法的
现象。但若上师开许或者是病人则可以。
4、‚双足放于坐垫上‛,是指在铺设坐垫时,
上师未坐之前,自己就坐在垫子上;或者上师
坐在地上,自己无所顾忌地坐在垫子上,这些
- 81 -
都是不允许的。
5、双手也不能叉在腰间。恰罗匝瓦译为‚双
手切莫臵腰间‛,更为简单易懂。即在上师前,
禁止双手放于腰间,肘部朝外。
6、‚上师如若已起身,切莫躺卧与端坐‛
这两句,恰罗匝瓦译为‚上师端坐站起时,切
莫睡卧与安坐‛。也就是说,上师站起来时,自
己不能坐着或躺着;上师安坐时,自己不应躺
着。当然,上师开许是可以的。
总之,恒时应当精通侍奉上师的事宜,做
事时要轻手轻脚。
7、吐唾液等中的‚等‛字,包括吐痰、擤
鼻涕,以及敷设坐垫时伸脚、相互轻拍、语言
尖锐地辩论,这些在上师面前都不允许做。
8、双手揉搓、轻歌曼舞、弹奏乐器,除非
是会供等期间经过特殊开许,否则,平时不能
在上师面前做。
以上是上师能见之处的威仪。最近正在讲
《事师五十颂》,大家对我也太恭敬了,路上只
要看见我,就算地上是烂泥巴,也马上扑下去
磕大头,好像我是暴君一样,这样没有必要。
- 82 -
你们应依上师的意乐来行事,我非常讨厌别人
给我磕头,如果你会背《入行论》,那我会很欢
喜!
辛二、上师能闻近处之威仪:
谈论诸多闲杂语,师闻附近切莫为。
在上师能听到的附近,不要高谈阔论、相
互嬉笑,说一些无意义之绮语。
有些人在上师能听闻处,说一些闲言碎语、
无稽之谈,这些行为都需要制止。《金刚藏庄严
续》亦云:‚跳舞贪爱语,闻处切莫为。‛
庚二、依止合理之行为:
应当恭敬垫上起,以恭敬心而端坐。
夜晚过河恐怖途,得许可后当前行。
在上师前或端坐或起座,都应恭恭敬敬,
动作如仪。在夜行、过河或行险道时,为防有
意外发生,得到上师开许后,应走在前面引路。
在上师前,从坐垫上起立以及坐着时,举
止都应心存恭敬,彬彬有礼。
在夜晚、渡河、行于恐怖的途中时,应请
求走在师前,待开许后,方可走在前面。这是
前面所说‚不应前行‛的一种特殊开许。
- 83 -
《金刚藏庄严续》中云:‚夜晚与过河,处
于险地时,请求师开许,先行无过失。‛
庚三、宣说其他所禁止之非理威仪:
上师能见之眼前,具智慧者身扭转,
倚靠柱子不应为,亦莫抻拉手指节。
在上师能见之处,具慧弟子不要身体扭来
扭去、背倚墙柱,也不要拽拉指节。
在上师面前,具有智慧的弟子不要弄姿作
态、背靠柱子或墙壁等处,也要杜绝抻拉指节,
使之发出声响的举动。《金刚藏庄严续》中云:
‚按摩关节与伸足。‛本颂中指禁止抻拉、按摩
关节,而有些论典中说:‚不应拉直指关节。‛
此表达方式更为恰当。
己六(宣说身语承侍之差别)分二:一、
身体承侍之差别;二、语言承侍之差别。
庚一、身体承侍之差别:
洗足以及沐浴身,擦拭以及搓揉等,
首先顶礼再为之,最后亦可随意行。
为上师洗足、沐浴、擦身、按摩等时,弟
子应先顶礼,再以至诚心承侍,做完之后再次
顶礼上师。
- 84 -
无论单单为上师洗脚,还是全身沐浴、擦
拭身体以及按摩等,事先都要顶礼,承侍完毕
后再礼拜,之后再随意去做自己的事。
很多人说:‚汉传佛教临走时可以顶礼,然
而,藏传佛教临走前不能顶礼,否则会破坏缘
起,以后再也见不到上师了。‛不知道这种说法
出自哪一部经论?但马鸣论师在这里说,给上
师做事情之前要先顶礼,做完之后再顶礼,如
是才可以离开。
庚二、语言承侍之差别:
倘若称呼上师名,师名之后加尊者,
为令他人恭敬之,言说尊称之敬语。
若须称上师之名,则应在名后加‚尊者‛
等敬词。又为了让他人也生起恭敬心,故还应
在上师名前加殊胜赞词。
弟子有必要说上师名字的情况下,当于师
名后加上‚尊者‛。那么,仅仅这样称呼就可以
了吗?不是。为了使他人对上师生起恭敬之心,
还应说一些其他敬语。
举例说,上师的名字叫‚仁钦多吉‛,在称
呼时,应说‚尊贵的仁钦多吉大尊者‛。以此为
原则,对其他上师也要恭敬有加。
- 85 -
己七(断除我慢)分三:一、依教奉行时
断除我慢;二、恭听佛法等时断除我慢;三、
平时威仪中断除我慢。
庚一、依教奉行时断除我慢:
请求上师予吩咐,口中当说谨遵命,
双手合十不散乱,洗耳恭听师吩咐。
发笑以及咳嗽等,应当用手捂住口,
事情成办圆满后,当以柔语作陈述。
向上师请示时,应双手合掌,心神专注,上
师不论有什么吩咐,自己应当恭敬地说:‚谨遵
师命。‛办理完毕后,也应以柔顺语禀白。自己
在吐痰、咳嗽、发笑、打呵欠等时,应当掩口。
身为弟子,应在上师前诚心诚意地请求:
‚有什么事需要我做?请上师尽管吩咐。‛上师
吩咐做这件事、那件事时,自己要双手合掌、
全神贯注地谛听。待上师吩咐完毕,应当恭敬
地说:‚谨遵师命!‛事情圆满完成之后,要以
极为温和的语气向上师汇报,以便让上师了解
事情的经过。
在恭听吩咐或其他时候,如果咳嗽、想笑,
还有‚等‛字包括的打哈欠等,为了避免威仪
不庄严,应当用手捂口。《金刚藏庄严续》中云:
- 86 -
‚是故上师之面前,当如新媳般羞涩,咳嗽发
笑吐痰等,应当以手捂住口,温文尔雅而言说。‛
刚嫁过门的新媳妇,在婆家做什么都很注意,
言行举止不敢太放肆,同样,弟子在上师面前
时,行为也要谨慎小心,咳嗽、发笑、吐痰等
时要掩口,说话也要柔声细语。
又云:‚无论奉行任何事,抑或恭听佛法时,
为能牢记而合掌,一直不松站起时,背莫朝师
能见处。‛弟子离开的时候,背部不能朝向上师。
很多人离开时一直往后退退退,可是还没有退
到门口,自己就倒下去了——
庚二、恭听佛法等时断除我慢:
上师之前调柔住,衣等仪表当整洁,
双膝跪地手合掌,欲闻法等祈三遍。
弟子向上师求法、求戒、求灌顶时,应双
膝跪地,合掌于师前请求三次,并且语言调顺
温和,衣著端正整洁,一切行为如法如仪。
想听闻佛法的弟子在求法时,要向上师祈
求三次。威仪是怎样的呢?在上师面前,应当
断除趾高气扬的神态,言谈举止寂静调柔、衣
著如理如法等,一切威仪谨小慎微,毫不放肆,
双膝著地,合掌祈求。
- 87 -
颂词中的‚等‛字,还包含请求灌顶、受
戒等。
庚三、平时威仪中断除我慢:
承侍一切行为中,当无贡高我慢心,
知惭畏惧护根门,当以新媳姿态住。
娇媚姿态等诸行,上师之前当断除,
其余类似之事宜,自己观察当舍弃。
在承侍上师的过程中,当杜绝一切贡高我
慢的心理,应该像新媳妇一样,以知惭有愧、
敬畏上师、谨护根门来约束自己。在上师前,
搔首弄姿等行为均应断除。此外,与贡高我慢、
卖弄风姿相类似的一切非理威仪,以智慧详加
观察后皆当舍弃。
以前面所述的威仪为主,我们承侍上师时,
不应杂有我慢的心理。具有我慢的人,相续中
得不到任何功德。往昔的很多高僧大德,虽然
具有超胜的智慧、清净的戒律等无边功德,但
在善知识前听受佛法时,显得非常平凡普通,
从来不会在上师面前傲气十足。
《般若经》中说:‚于殊胜对境,心生傲慢,
罪大恶极。‛于上师等对境生傲慢过患极大,因
此,我们应当如新媳妇一样,以惭愧心、敬畏
- 88 -
心、谨慎心来约束自己。无垢光尊者在《心性
休息》中也说:‚犹如新媳之姿态,师前三门极
寂静。‛在为自己示道的上师前,应当断除一切
轻佻之行为。此外,与我慢、轻佻相似的非理
威仪,也应当统统舍弃。
有些人最初依止上师时,就像新媳妇或新
比丘一样寂静调柔,可是依止的时间久了,就
变成老媳妇和老比丘了,行为越来越放逸,做
什么都无所谓。听上师在课堂上讲的教言,也
认为都是给新人说的,与自己无关,慢慢地,
自己邪见越来越多,傲慢越来越增上。对于这
种弟子,上师说什么也起不到作用,于是上师
会生起厌离心,进而示现圆寂或远离此地。
所以,很多人依止上师时,刚开始不必太
过恭敬了,不管在哪里看到上师,马上趴在泥
水里磕大头,这样没有必要,内心恭敬就可以;
而时间久了也不要变成法油子,就像智悲光尊
者所说,把上师视为一般世间人,这也需要值
得忏悔。

己八(不能自作主张)分四:一、饶益他
众时请求开许;二、所得供养敬献上师;三、
于上师前不允许他人对自己承侍;四、身体威
- 89 -
仪毕恭毕敬。
庚一、饶益他众时请求开许:
开光灌顶与火施,摄受弟子传佛法,
上师若在彼境内,未经开许前莫为。
准备为人开光、灌顶、火施,或者摄受弟
子传法时,若与师共住一处,应先请求上师,
上师开许则可行持,不开许则不可。假如当时
未与师同住,那可以自己做主。
进行开光、灌顶、火施,以及摄受弟子讲
经说法时,倘若上师住在当地,则要请求开许。
若已得上师的许可,则可以实行;在未得到开
许之前,不可擅自行持。如果上师不在当地或
已圆寂,则不必请求开许。
庚二、所得供养敬献上师:
作开光等所得物,悉皆供养上师尊,
上师接受供品后,其余随意自享用。
开光、灌顶、传法等所得的供养,均应敬
献上师,待上师纳受所需供品后,剩余的方可
随意享用。
在开光、灌顶等时所得之供养品,全部应
当供养自己的上师。按恰罗匝瓦的译文‚上师
- 90 -
接受所需物‛来理解,等上师从供物中纳受所
需之后,剩余的供品弟子可随意享用。
庚三、于上师前不允许他人对自己承侍:
不摄上师之弟子,于上师前当禁止,
自之弟子承侍己,起立顶礼等行为。
上师的弟子,不可收为自己的弟子。即使
是自己的弟子,也不能当着上师面为其说法。
在上师前,不可接受弟子对自己起立、顶礼等
承侍。
上师的弟子不能摄受为自己的徒弟,在上
师面前,也不能为自己的徒弟传法示道。
不能摄受上师的弟子这一点,鄂〃意荡多
吉23解释为:上师的弟子若对自己供养承侍,则
会降低对上师的供养承侍,故不可摄受上师的
弟子。然而事实上,依照诸论典中所言,所谓
的不摄上师之弟子,指的是在上师面前,不能
将上师的弟子摄为自己的徒弟。
上师在场时,假如自己的徒弟对自己供养
衣物、从座上起立作礼等,也应当制止他们:‚不
要这样做!‛

23 鄂·意荡多吉:鄂是一个姓氏或地名;意荡多吉意为嗔心金刚,即能
摧毁嗔恨心之金刚。
- 91 -
庚四、身体威仪毕恭毕敬:
供养上师任何物,以及上师赐何物,
具有智慧之弟子,应当顶礼双手接。
作为一名具有智慧的弟子,在供养上师时,
以及上师有所赐予时,自己都应先恭敬顶礼,
再双手呈献或承接。
无论供养上师任何物品,首先要恭敬礼拜,
然后以谦卑柔顺之态用双手呈献。有些人供养
上师时,在很远的地方扯着嗓子喊:‚喂!你传
个法吧,这个送给你!‛这并不是恭敬的表现。
而且,上师恩赐给自己物品时,也要顶礼,
双手承接,不要说:‚不用、不用,我受不起!‛
马上就跑得无影无踪。上师对这件事不一定特
别重视,但有些弟子对这个道理不太懂。《桑布
札续》中云:‚无论施何物,顶礼而接受。‛此
中已明确地宣说了接受上师所赐物时要作礼。
为什么要如此恭敬呢?如果你能视上师为
真佛,你的行为自然会恭敬,那上师所传的法
对你肯定有加持,因为上师与佛没有差别。但
如果你认为自己跟上师平起平坐,甚至自己的
智慧完全超越上师,那你肯定得不到任何加持。
- 92 -
我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人,我跟他说:‚你平时
还是念一点释迦佛仪轨吧。‛他回答:‚上师老
人家,你不要这样说,我的境界已经高于你了!‛
这样的话,他觉得自己的境界那么高,而上师
的境界那么低,他绝不会想从上师那里得到加
持。
佛法中特别强调恭敬上师,其实这是合理
的。有些人将上师看作一般的老师或讲师,这
是世间法,而不是佛法,因为佛法中不管显宗
还是密宗,处处提到了恭敬上师的必要性,除
非你不承认佛法,若是承认的话,就要认识到
恭敬上师的意义所在。以前观音上师去一些国
家弘法时,有位博士提出一个问题:‚你们佛教
中为什么对上师如此恭敬呢?‛当时观音上师
的回答一针见血又浅显易懂,他说:‚学生对老
师特别恭敬的话,就会得到老师的智慧,假如
把老师看作是一般的学生,那在老师面前根本
得不到任何知识……‛当然,对这个道理,有
些人不懂,信心还没有成熟,而有些人虽然懂,
但信心已经过期了——过期的信心是不能用
的,不然可能会拉肚子!



相关阅读